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NPO中志愿人员的激励初探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NPO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志愿人员的人数与日俱增,但由于志愿人员在惯性、职业道德、流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志愿人员的工作表现不尽如人意,本文就此问题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志愿人员积极性的基本构想。
作者
李敏
奚琳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南方论刊》
2007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志愿人员
积极性
分类号
D63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1
1
曹厉双.浅析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J]职业圈现代软科学,2006(02).
同被引文献
45
1
贺艺,刘先江.
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治理:作用、困境及其出路[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88-392.
被引量:16
2
兰兰,李坚,黄兴原.
论中国非营利组织中的激励机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8):66-67.
被引量:7
3
孙昊.
论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志愿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3):47-50.
被引量:9
4
王萃萃,盖宏伟.
基于人性假设理论:NGO志愿精神的来源分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99-100.
被引量:2
5
王绍光,何建宇.
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
.浙江学刊,2004(6):71-77.
被引量:131
6
张志刚,李希茜.
NGO文化建构初探[J]
.甘肃理论学刊,2005(2):21-25.
被引量:2
7
陈晓春,王小艳.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激励方式[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2):74-76.
被引量:15
8
唐俊辉,唐重振.
试析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J]
.人才开发,2005(4):26-27.
被引量:9
9
李翠霞,马建立.
NGO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72-74.
被引量:4
10
刘晓贵,常瑜.
献计志愿者管理[J]
.人力资源,2005(12):32-3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吴鹏.
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管理机制完善途径探索[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100-103.
被引量:27
2
金晶.
我国非营利组织人员激励机制论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04-105.
被引量:7
3
艾丽娟,赵梦迪.
员工激励:中国NGO亟待解决的问题[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0):64-66.
被引量:3
4
王修晓,张萍.
悖论与困境:志愿者组织合法性问题分析[J]
.学习与实践,2012(11):97-101.
被引量:2
5
武婷婷.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论析[J]
.时代经贸,2014,12(6):264-264.
6
李静,覃云.
优化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路径研究[J]
.理论观察,2015(7):114-116.
7
张子默.
关于我国非营利组织激励机制的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09(23):97-97.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吴雪萌.
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机制探究——基于实质志愿服务组织的质性资料[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2):135-160.
被引量:1
2
王萃萃,盖宏伟.
基于人性假设理论:NGO志愿精神的来源分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99-100.
被引量:2
3
鲁艳桦.
NGO组织中志愿者管理探析——以救助儿童会南宁项目点志愿者管理为例[J]
.社会工作,2009(22):15-17.
被引量:3
4
饶华清.
澳大利亚旅游志愿者组织对我国旅游业的启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6-98.
被引量:10
5
魏承帅.
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高校志愿者组织失灵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以驻保高校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4):177-178.
被引量:5
6
禄祎.
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的志愿者组织建设[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5):38-40.
被引量:2
7
鲍金勇.
食品类专业性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加强高校育人功能的实践和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J]
.考试周刊,2011(10):209-211.
被引量:1
8
康伟,段文武.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非政府组织绩效管理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1(3):197-199.
被引量:10
9
王士恒.
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条件与对策研究——以法律志愿组织为例[J]
.价值工程,2011,30(18):306-307.
被引量:4
10
蒋新红.
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前沿,2011(14):121-123.
被引量:15
1
沙飞莲,李育,张志宇.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非营利基金会治理结构浅析[J]
.全国商情,2015,0(32):42-43.
2
安琪.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J]
.新高考(高二英语),2012(9):44-44.
3
孙昊.
永续性激励——试析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志愿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J]
.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5,2(4):44-48.
被引量:1
4
王前.
志愿者管理对非政府组织发展影响的关联性研究[J]
.科技视界,2015(7):93-93.
被引量:1
5
赵菁.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探究[J]
.中国美术馆,2016,0(5):98-101.
6
王颖.
心理干预应对生活危机[J]
.生活与健康,2005(3):38-39.
被引量:1
南方论刊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