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主要是从其产生的时间上来确定的,而是有其特定的内涵,即“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特指那些主张公有制可以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相容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区别于经典作家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因为,尽管它们都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说明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但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经典作家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无商品的直接的社会生产,而“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一个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从“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它不是由经典政治经济学本身理论上某种矛盾而引发的,而是在经验事实与原有理论出现矛盾时提出的,并且是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深入而发展的。因此,“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它的诞生之日始,就与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相联。在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到了重要关头的时候,“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作者 陈躬林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共5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洪银兴等.当代东欧经济学流派[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 2[波]弗·布鲁斯 著,周亮勋等.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 3[匈]萨穆利 著,田大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初模式[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 4[波]奥斯卡·兰格 著,王宏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 5[苏]马拉菲耶夫(А·Н·Малафеев) 著,马文奇,伍柏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理论今昔[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

同被引文献5

  • 1J.科尔内,荣敬本,高新军.经济改革设想和现实的对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6(6):9-16. 被引量:2
  • 2科尔奈.亚诺什,邱树芳,刘吉瑞.国有企业的双重依赖——匈牙利的经验[J].经济研究,1985,20(10):10-24. 被引量:12
  • 3W·布鲁斯,肖遥,丽明.一位改革经济学家的自画像——从修正主义到实用主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02).
  • 4[匈]萨穆利 著,田大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初模式[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 5[波]奥斯卡·兰格 著,王宏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