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儒家伦理的知行统一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孔子、朱熹两位古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在知行统一观问题上的独到见解,揭示了他们注重以行为本、知行统一的思想,先哲们的思想成就对当今学校道德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
作者
周颖
机构地区
蚌埠学院教育系
出处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期158-158,205,共2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伦理知行观
知行统一
以行为本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李丕洋.
中国儒家及传统知行观思想新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03,23(9):81-83.
被引量:8
2
祖嘉合.
试论道德教育中的知行问题[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17-20.
被引量:1
3
张莉.
先秦儒家学派道德修养的知行观[J]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1):55-57.
被引量:2
4
张春玲.
“知行脱节”的成因与对策[J]
.教育评论,1999(5):42-4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6
1
[4]性恶[M].
2
[5]颜渊[M].
3
.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0.185.
4
.荀子[M].,..
5
.孟子[M].,..
6
[瑞士]皮亚杰 著,傅统先,陆有铨.儿童的道德判断[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
15
1
杜红燕,邓坤金.
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机制的基本原则[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4):31-34.
2
徐本栋,李广.
关于当前道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2012(4):3-3.
3
张啸宇,吴佳男.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30-33.
被引量:1
4
任慧婷.
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下先秦儒家知行关系分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3):59-59.
5
郑流云.
新时期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24-26.
被引量:1
6
顾永惠.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调查研究——以无锡市五所高职院校为例[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78-81.
被引量:3
7
李婧芸.
论家庭道德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为例[J]
.教育探索,2021(6):64-67.
被引量:1
8
李杨.
武德及其文化归因--基于民间武术群体的调查[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10):75-80.
被引量:2
9
张爱莲,宫云静,张倩.
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三维考察[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14(1):47-52.
被引量:1
10
崔治忠.
习近平知行观探析[J]
.兵团党校学报,2022(6):15-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
1
周力.
职业理想:出版职业道德之魂[J]
.出版科学,2006,14(5):52-53.
被引量:1
2
朱林,汪兆亮,李万里.
知行统一 全面回归:当代高校德育实效性探微[J]
.前沿,2005(6):139-142.
被引量:3
3
曲洪美,刘国强.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的困境与超越[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50-53.
被引量:7
4
刘红武.
编辑队伍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探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66-67.
被引量:9
5
董永军.
论德育的知行统一[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1):31-32.
被引量:1
6
刘海珍.
主体性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趋势[J]
.教育与职业,2006(36):67-68.
被引量:11
7
王丰年,匡云.
论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4):39-41.
被引量:9
8
王晓青,安涛.
大学生道德生活中“知行背离”现象探析[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66-67.
被引量:2
9
张德昭,袁媛.
塑造学术人格,培养人文情怀[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3):99-100.
被引量:3
10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5.
引证文献
2
1
潘秀华,郭丽娟,韩胜利,张冬冬,刘彦琴.
从知行背离到知行统一——关于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2):226-230.
被引量:3
2
王鑫,崔骥,李秀芳.
试论互惠利他性德育的核心理念[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健东.
强化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5):108-109.
被引量:3
2
王健东.
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机制[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7):76-77.
被引量:5
3
刘燕,杨燕萍.
本立而道生——期刊编辑之“本”[J]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4):188-190.
4
马千,陈岩松.
论生态位视阈下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J]
.江苏高教,2013(1):126-127.
5
周宏.
社会舆论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江苏高教,2013(2):110-112.
1
曾繁花.
论近代梅州客家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J]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2):22-26.
2
卢清华,周芬芬.
论湖湘文化与湖南人精神[J]
.船山学刊,2006(3):40-42.
被引量:12
3
瞿振元,果雅静,韩晓燕.
试论知行统一观下的教育改革[J]
.北京教育(高教),2009(10):18-20.
被引量:2
4
戚其章.
论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J]
.河北学刊,1998,18(1):79-86.
被引量:2
5
卫晓军,王刚.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现实意义[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14-15.
被引量:2
6
施蕾芬.
弘扬民俗文化 践行共同价值观[J]
.社科纵横,2013,28(3):131-133.
被引量:1
7
熊吕茂,杨铮铮.
论王夫之的文化思想[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3-6.
被引量:3
8
孟德娜.
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3(5):40-41.
9
单建.
市场经济与学校道德教育[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A00):69-70.
10
唐汉卫.
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J]
.全球教育展望,2009,38(7):67-71.
被引量:3
科教文汇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