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新型工业化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梳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及特征,分析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指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城市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农业及重工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
路红艳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所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协调与互动
分类号
F4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18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吴敬琏.
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上)[J]
.学术月刊,2005,37(12):38-45.
被引量:61
2
刘世锦.
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
.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被引量:42
3
周振华.
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
.天津社会科学,2004(3):70-76.
被引量:27
4
李江帆,刘继国.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广东第三产业升级优化[J]
.南方经济,2005,34(5):53-56.
被引量:11
5
郭克莎.
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3(2):5-14.
被引量:157
6
吕政.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4(2):3-6.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周振华.
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
.产业经济研究,2003(1):1-10.
被引量:81
2
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3
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4
Jr Jodseph Harrington,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New York: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 , 1979,p.6.
5
唐·泰普斯科特 阿特·卡斯顿.《范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前景》[M].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1999年..
6
查尔斯·M萨维奇.《第5代管理》[M].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7
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
迈克尔·波特 李明轩(译).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9
詹姆斯 瓦尔特斯.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
李江帆.《广东:“泛珠”第三产业合作桥头堡》[N].广州日报,2004.8.24.
共引文献
318
1
黄群慧,贺俊,倪红福.
新征程两个阶段的中国新型工业化目标及战略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21(1):1-14.
被引量:22
2
伍山林,李宗圆.
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战略逻辑——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论述为中心[J]
.财经研究,2021,47(10):19-34.
被引量:4
3
王芳,曾令秋.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优先发展[J]
.财经科学,2021(2):121-132.
被引量:12
4
王雅清,李庆宁.
构建基于全球视角的协调型产业政策体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8-10.
被引量:3
5
吕君.
基于环境价值链的闭环供应链模式及其应用[J]
.中国工业经济,2007(6):46-52.
被引量:19
6
李志翠.
“新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17(5):39-41.
被引量:1
7
赵英鸽.
新型工业化路径探析[J]
.社科纵横,2006,21(1):38-39.
8
李振佑.
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75-76.
9
朱涛,翟云堂.
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振兴产业的基准选择[J]
.中州大学学报,2010,27(1):9-11.
10
李丽.
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J]
.经济与管理,2004,18(7):34-3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7
1
周炼石.
中国工业化的新阶段与产业政策[J]
.社会科学,1996(11):14-18.
被引量:7
2
张卓元.
深化改革 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理论动态,2005(30).
被引量:7
3
吴敬琏.
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上)[J]
.学术月刊,2005,37(12):38-45.
被引量:61
4
武力.
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4):49-58.
被引量:16
5
陈文君.
从经济增长要素转换的视角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演进[J]
.商场现代化,2006(12X):241-242.
被引量:4
6
(美)刘易斯.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J].曼彻斯特学派经济和社会研究,1954,(5):139-191.
7
池州市统计局.池州市统计年鉴[M].合肥:安徽统计出版社,2006.
8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9.
10
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引证文献
4
1
王敏正.
中国内生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初探[J]
.经济问题探索,2007(12):1-5.
被引量:3
2
王敏正.
中国内生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初探[J]
.宏观经济研究,2008(1):48-52.
被引量:3
3
樊瑞莉,施巍巍.
论产业结构演变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J]
.学术交流,2009(1):106-110.
被引量:7
4
项桂娥,黄飞.
特色新型工业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崛起——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61-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樊瑞莉.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及对策分析[J]
.江苏商论,2009(12):84-86.
2
项桂娥,黄飞.
特色新型工业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崛起——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61-66.
被引量:1
3
徐伟华.
论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
.北方经贸,2009(8):48-49.
4
卢思佳,张小雷,雷军.
新疆铁路沿线城市与工业和谐度及其时空分异[J]
.地理学报,2009,64(8):911-923.
被引量:14
5
李宇鹏,樊雪梅.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唐山市产业结构调整[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35-38.
被引量:2
6
周武生,李妍,陈文捷.
试论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统一性——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
.商业时代,2010(25):139-141.
被引量:1
7
严茂辉,叶逸筠.
内需之伤与大学生就业之痛[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8):120-120.
8
孙虎,乔标.
我国新型工业化规划体系的建构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9):118-123.
被引量:2
9
樊瑞莉.
论低碳经济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2):5-6.
10
荣慧芳,陈晓华.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
.池州学院学报,2013,27(3):68-72.
被引量:2
1
王华,王喆,杨磊,卢文成,董丰莲.
石油行业供应链一体化优化方案研究[J]
.石油规划设计,2010,21(2):1-4.
被引量:6
经济纵横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