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为力的宗教与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涂氏宗教思想中宗教与社会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力的作用模式”,对解释宗教与社会背后更为一般的作用机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者
汪新建
王粟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70,共6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宗教
社会
“力的作用模式”
作用机制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56页,第56-57页.
2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10月第2版,第127-128页,第131页,第9页,第128页.
3
[法]E.,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第1版,第34页,第24页,第25页,第7页,第24页,第296页,第264页,第24页,第25页.
4
[法]E.,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4页,第263-264页,第50页,第38页,第297页.
5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法]E.涂尔干,著,付德根、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65页,第132页,第146-147页,第128页,第313页-314,第147页,第165页,第166-167页.
6
《自杀论》,[法]E.涂尔干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第1版,第221-222,第220页,第112页,第122页.
1
叶小文.
宗教与社会和谐[J]
.党政论坛,2007(09X):16-16.
被引量:1
2
朱修春.
在寺庙故事与城市生活之间——韩书瑞眼中的北京宗教与社会(1400—1900)[J]
.世界宗教研究,2009(4):154-155.
被引量:1
3
欧阳国杏.
南亚社会主义思潮及发展趋势[J]
.魅力中国,2010(32):311-311.
4
司红十.
社会现代化背景下的宗教作用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10(5):85-85.
被引量:1
5
焦若水.
精神性、宗教与社会工作--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进展[J]
.学习与实践,2013(9):104-111.
被引量:9
6
辛世俊.
宗教与社会稳定[J]
.青海社会科学,1991(4):96-101.
被引量:1
7
周来顺,刘洪俭.
齐美尔论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读《现代人与宗教》[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63-65.
被引量:1
8
于永菊,何贵兵,郑新夷.
风险投资决策中多重参照点作用模式的模拟实验研究[J]
.人类工效学,2007,13(4):26-28.
被引量:2
9
廖杨.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基于广西的问卷调查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3):28-33.
被引量:2
10
张训谋.
适应与超越——宗教与社会关系初探[J]
.中国宗教,2006(11):43-44.
南京社会科学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