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67,共2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0
-
1邵大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国油画100年[J].美术,2000(8):30-35. 被引量:26
-
2崔兴无.光影与技法的完美结合——浅析伦勃朗绘画艺术的光影效果与技法表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6(4):197-198. 被引量:7
-
3傅雷.博雷谈美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44.
-
4左庄伟.论中国绘画的民族性本质[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
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肖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
6[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李安源刘秋兰,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
7董双叶.鲁本斯油画色彩专论[J].新美术,2010,31(1):66-70. 被引量:6
-
8丁锐.论西方油画色彩的艺术特点[J].大舞台,2014(8):15-16. 被引量:1
-
9冯民生.论中国油画的当代性特征[J].美术,2016(10):109-112. 被引量:3
-
10聂危谷.林风眠绘画的视觉张力为什么不及刘海粟[J].国画家,2003(3):10-11. 被引量:2
-
1吴东弓.论油画的材质美[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3,0(6):20-22. 被引量:2
-
2吴耀伟.浅析工笔画的装饰美[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9):103-103. 被引量:1
-
3刘显成.浅议油画的材料美[J].电影评介,2011(12):101-101.
-
4舒建利.油画色层及其审美价值[J].美术向导,2003(3):58-58.
-
5钟文才,徐淑苹.浅谈写实绘画的写意性[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4):83-85.
-
6王西洲.王西洲·作品欣赏[J].艺术市场,2008(1):33-34.
-
7殷双喜.洪凌的山水精神[J].艺术界,1999,0(4):5-15. 被引量:1
-
8祖松山.视觉与材质——油画颜料的视觉效果[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7):108-110.
-
9汪克敏.试论演员对角色性格的塑造[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21(1):60-62. 被引量:1
-
10杨冉.论油画教学中画面语言的质感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8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