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5,共2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同被引文献105
-
1孙昭亮,孙勇.藏彝走廊底蕴与茶马古道功用及该区域中“一带一路”指向[J].民族学刊,2020(2):43-52. 被引量:3
-
2冉光荣.藏彝走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2):14-15. 被引量:4
-
3秦和平,张晓红.近代天主教在川滇藏交界地区的传播——以“藏彝走廊”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2):242-247. 被引量:6
-
4蒙默.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J].历史研究,1985(1):11-32. 被引量:42
-
5罗二虎.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88-94. 被引量:5
-
6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6
-
7杜昆.对白族起源、形成和名称由来的看法[J].民族研究,1960(1):43-50. 被引量:2
-
8张书锋.从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看汉藏语系的形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5(4):35-41. 被引量:2
-
9戴庆厦,刘菊黄,傅爱兰.关于我国藏缅语族系属分类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0(3):82-92. 被引量:17
-
10庞祖荫,李培春,梁明康,孙尚辉,李坤,欧永章,杨永舒,周善金,覃琛.广西德峨苗族、彝族体质调查[J].人类学学报,1987,6(4):324-335. 被引量:85
引证文献4
-
1陈东.汉代西南夷之“徙”及其去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6):42-46. 被引量:3
-
2宋晴阳,郑连斌,向小雪,宇克莉,张兴华.藏缅语族6个未识别群体皮褶围度特征[J].解剖学报,2020,51(5):784-791. 被引量:6
-
3蔡威.藏羌彝走廊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30(5):7-14. 被引量:5
-
4孙泽阳,郑连斌,宇克莉,张兴华.中国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体质特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1):73-8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林昌丈.斯叟何在?——從越雋郡東漢光和、初平石刻談起[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3(2):5-27.
-
2陈东,袁晓文.唐以前西南民族地区的“夷”、“羌”之别——以汉文史籍记载为中心[J].思想战线,2010,36(1):41-46. 被引量:1
-
3朱圣明.试论汉代西南夷地区的人群划分——以不同场景变换为视角[J].史学月刊,2012(4):5-13. 被引量:5
-
4张音,沈宏华,许轶明,任蕾.肌少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1,16(3):220-224. 被引量:4
-
5王绪娇,李晶,张鑫,马威,范宁,徐飞.纳西族成人各项肥胖指标与体脂率的关系[J].解剖学报,2022,53(3):381-386. 被引量:1
-
6刘鑫,向小雪,宇克莉,陈洁,郑连斌,张兴华.藏缅语族成人脂肪指标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5(3):87-95. 被引量:3
-
7刘鑫,宇克莉,郑连斌,张兴华.中国藏缅语族族群的皮褶厚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5):66-73. 被引量:1
-
8赵贤,李咏兰,于会新.贵州侗族成人皮褶厚度特征[J].解剖学报,2022,53(5):644-648.
-
9刘鑫,宇克莉,郑连斌,张兴华,向小雪.藏缅语族成人的围度特征分析[J].解剖学报,2022,53(5):649-656.
-
10孟婷.藏羌彝地区地域特征以及音乐文化特点[J].民族音乐,2022(5):54-56.
-
1赵心愚.从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看“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几个基本特点[J].藏学学刊,2005(1):81-86.
-
2新吉勒呼,孟秀芳.浅谈民族地区如何争创名志[J].中国地方志,1997(1):56-59.
-
3从考古资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通道[J].中国西藏,1996(2):59-60.
-
4覃荔.民族区域志如何突出民族特色[J].广西地方志,2003(2):76-77.
-
5云曙碧,乌杰.乌兰夫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J].纵横,2010(4):24-27. 被引量:1
-
6赵心愚.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几个基本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3):76-79. 被引量:14
-
7徐浩,彭卫,王和,姜芃,俞金尧,刘军.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上)[J].史学理论研究,2003(2):4-7. 被引量:1
-
8刘树靖.民族区域志如何突出民族特色[J].中国地方志,2002(3):42-46. 被引量:2
-
9钟银梅.论甘、宁回民与红军长征[J].甘肃民族研究,2006(3):59-65.
-
10启峰.现存最早的长征纪录《二万五千里》[J].神州,2006,0(10):5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