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个包裹三封信”——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之间的一段公案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47年马尔库塞访德期间拜访了自己的昔日导师,并在回美国后不顾友人劝阻给身陷困境的海德格尔寄去了一个包裹。收到包裹后,海德格尔把其中的东西全部分给了从前的学生,自己却丝毫未动。这中间透出几分蹊跷。包裹寄发前后的三封通信,对此事的来龙去脉有所交待。于是,“一个包裹三封信”便引出了20世纪哲学史上一段令人深思的公案。
作者
王金林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2007年第2期3-7,共5页
World Philosophy
关键词
海德格尔
马尔库塞
纳粹主义
分类号
C09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02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F.费迪耶,丁耘.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
.世界哲学,2001(3):52-59.
被引量:503
共引文献
502
1
王海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追问及其实践抉择[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35-44.
被引量:24
2
吴刚.
教育家与教育精神[J]
.教育发展研究,2019,0(24):1-7.
被引量:17
3
吕世荣,聂海杰.
马克思哲学何以是改变世界的哲学[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1):91-100.
4
王一帆,李倩倩.
重思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以晚期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判”为切入点[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34(5):8-14.
5
汪洪涛,丁浩.
马克思对资本实现自身过程的揭示及其当代意义[J]
.海派经济学,2019(4):69-80.
6
陈永杰.
“感性直观”走出了意识的内在性吗?——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性翻转[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10-118.
被引量:7
7
王凯,李勇.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认识论革命探微[J]
.贵州社会科学,2024(5):33-39.
8
陈士聪.
如何理解"理性"与"资本"的关系? ——基于"现代性逻辑"界定的考察[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2):59-65.
被引量:2
9
王文臣.
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劳动概念与马克思哲学的创立[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5):46-50.
10
陈立新.
历史哲学的存在论谱系[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1):139-14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
1
[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德]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2005:4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英]墨菲.政治的回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
[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M].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
6
[德]海德格尔.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A].海德格尔选集:下卷[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292.
7
舒炜编.施米特:政治的剩余价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94,198.
8
[美]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2.
9
Mika Ojakangas.A Philosophy of Concrete Life[M].Kopijyv? OyJyv?skyl? 2004, p108.
10
[法]德里达.友爱的政治学及其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73.
引证文献
2
1
陈旭东.
奥斯维辛的死亡之死与海德格尔死亡观的盲点[J]
.现代哲学,2012(3):25-29.
2
刘增明.
施米特政治哲学中的威权理论辨析[J]
.理论月刊,2013(10):50-53.
1
凹凸.
《犹太人想的和你不一样》[J]
.芳草(经典阅读),2012(9):20-20.
2
M.蒙蒂纳里,易克信.
尼采著作的新批判版本[J]
.国外社会科学,1982(3):45-45.
被引量:1
3
葛公尚.
黑人与白人的种族隔离[J]
.世界民族,1984(2):71-73.
4
薛华.
马尔库塞同海德格尔的争论[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6):3-20.
5
别傲.
希特勒私人秘书“死而复生”[J]
.看世界,2011(6):73-73.
6
米本昌平,曲翰章.
优生学史研究的现代观[J]
.国外社会科学,1985(8):50-51.
7
刘杰.
当代德国青年新极端民族主义评析[J]
.当代青年研究,1993(5):23-26.
8
王琳.
论德国战后文化记忆变迁下的身份认同[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4):94-96.
被引量:2
9
许斗斗.
天性还是教养?[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9):26-29.
10
白锡堃.
海德格尔之案[J]
.国外社会科学,1991(3):76-78.
世界哲学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