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现行农村贫困线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我国农村现行贫困线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要求。学术界和实践界一致认为需要制定新的农村贫困线标准。以“输血线”和“造血线”为标准的双层贫困线,对我国政府确定农村贫困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侯震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黑河学刊》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Heihe Journal
关键词
贫困线
双层贫困线标准
开发式扶贫
输血线
造血线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2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王荣党.
农村贫困线的测度与优化[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42-47.
被引量:17
2
杨国涛.
贫困线理论及其在中国农村的实践[J]
.乡镇经济,2005,21(9):5-7.
被引量:9
3
马俊贤.
农村贫困线的划分及扶贫对策研究[J]
.统计研究,2001,18(6):30-34.
被引量:20
4
刘福成.
我国农村居民贫困线的测定[J]
.农业经济问题,1998,19(5):52-55.
被引量:13
5
童星,林闽钢.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94(3):86-98.
被引量:189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余芳东.
国际上常用的贫困监测统计方法[J]
.中国统计,2004,19(8):54-55.
被引量:14
2
徐万坪,杨能良.
贫困度量指标[J]
.经济师,2004(11):35-35.
被引量:6
3
杨冬民,韦苇.
贫困理论中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及对西部反贫困实践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4-7.
被引量:14
4
孙鹤,苏艳娜,王瑞杰.
发展战略、经济增长与云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
.经济问题探索,2005(5):47-52.
被引量:1
5
杨友孝,曹芳.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制度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6):21-25.
被引量:4
6
张昭华,郑忠良.
区域优性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
.经济问题探索,2005(7):9-12.
被引量:10
7
李敏.
“三农”问题解决途径的系统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5(8):31-33.
被引量:7
8
王骏.
消除贫困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兼论中国扶贫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1):126-128.
被引量:8
9
匿名著者,统计年鉴,1996年
10
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1994年,321页
共引文献
222
1
吴本健,邓蕾,袁伟伦,毕洁颖.
数字技术可得性对农村贫困地区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J]
.农村金融研究,2021(6):59-68.
被引量:3
2
邵振东.
荆州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2(S1):138-139.
3
何莉.
庭院:永恒的别墅潮流[J]
.安家,2006(9):141-151.
4
李玉华.
农村中的贫困问题与扶贫[J]
.社会福利(实务版),1995(3):27-29.
5
王来华.
基于城市失业问题的“新贫困”现象研究及其概念变化[J]
.理论与现代化,2004(5):59-63.
被引量:7
6
刘纯阳,蔡铨.
贫困含义的演进及贫困研究的层次论[J]
.经济问题,2004(10):5-6.
被引量:20
7
杨冬民,孙小娜.
贫困理论中若干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33-36.
被引量:3
8
杨冬民,韦苇.
贫困理论中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及对西部反贫困实践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4-7.
被引量:14
9
吴建,宋瑶,张鹤.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进展[J]
.河南医学研究,2004,13(4):357-365.
被引量:12
10
高伟娜.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研究[J]
.西北人口,2005,26(1):15-18.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51
1
屈锡华,左齐.
贫困与反贫困——定义、度量与目标[J]
.社会学研究,1997(3):106-117.
被引量:50
2
童星,林闽钢.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94(3):86-98.
被引量:189
3
王国敏.
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
.经济学家,2005(3):55-61.
被引量:69
4
李小云,李周,唐丽霞,刘永功,王思斌,张春泰.
参与式贫困指数的开发与验证[J]
.中国农村经济,2005(5):39-46.
被引量:54
5
吴国宝.
贫困线建立的理论和方法述评[J]
.经济学动态,1995(11):70-74.
被引量:8
6
王碧玉,庞柏林.
中国农村反贫困指标评价新体系的构造[J]
.商业研究,2005(24):183-185.
被引量:5
7
骆祚炎.
利用线性支出系统ELES测定贫困线的实证分析——兼比较几种贫困标准[J]
.当代财经,2006(3):5-10.
被引量:33
8
王荣党.
农村贫困线的测度与优化[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42-47.
被引量:17
9
刘纯彬.
我国贫困人口标准再探讨[J]
.人口研究,2006,30(6):15-22.
被引量:26
10
汪三贵,王姮,王萍萍.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J]
.农业技术经济,2007(1):20-31.
被引量:59
引证文献
3
1
吴睿.
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的完善[J]
.乡镇经济,2008,24(6):109-111.
被引量:2
2
王荣党,成晓毅.
中国特色的农村反贫困度量:一个发展性需求[J]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5):50-54.
3
金璟,起建凌,张毅.
适合我国农村低保标准的测定方法探讨[J]
.中外企业家,2012(3):145-14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汪恭礼.
精准扶贫与脱贫问题研究[J]
.当代农村财经,2017(3):24-30.
被引量:5
2
汪恭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精准扶贫与脱贫问题的研究[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89-96.
被引量:1
1
杨立雄.
建立健全贫困线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J]
.湖湘论坛,2012,25(4):8-11.
被引量:4
2
赵光华,马英杰.
现阶段农村贫困线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
.商业时代,2013(11):109-110.
被引量:1
3
沈毅.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保障效应探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13(12):39-44.
被引量:3
4
顾仲阳.
我国农村扶贫标准上调[J]
.农村百事通,2009(6):9-9.
5
张松涛,杨中路,张春生,李随红.
新阶段洛阳老区该如何精准扶贫[J]
.中国老区建设,2015(9):30-31.
6
肖心田.
解决贫困:贵州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J]
.理论与当代,1995,0(Z2):38-40.
7
我国农村扶贫标准上调[J]
.政策,2009(2):62-62.
8
张明亮,陈鹏,贾风伶.
国内外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经验及对天津的启示[J]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5,0(8):84-87.
9
农村扶贫标准上调[J]
.江淮,2009(1):4-4.
10
数码[J]
.中国老年,2011(8):5-5.
黑河学刊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