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朱熹视域中的佛教心性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朱熹对佛教的“心论”和“性论”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评价。朱熹认为,佛教“心论”是“以心观心”,实际上是“裂心为二”;认为佛教“性论”是“作用是性”,实际上是“以气质为性”;并因为这样的“心性论”,佛教不分是非、不事存养。但是,朱熹对佛教“心性论”的理解与佛教“心性论”本有内涵是有距离的,朱熹并没有领悟佛教心性论的真正意义。
作者
李承贵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3,共9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朱熹
视域
佛教心性论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9
1
陈来.
朱熹理气观的形成和演变[J]
.哲学研究,1985(6):50-58.
被引量:4
2
葛荣晋.
朱熹理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1):1-12.
被引量:1
3
郭齐.
道教对朱熹思想的深刻影响[J]
.中国道教,2000(1):28-30.
被引量:1
4
高建立.
援佛入儒:朱熹理学的新特色[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106-109.
被引量:1
5
钦伟刚.
朱熹删改《参同契》经文考[J]
.宗教学研究,2004(3):24-40.
被引量:5
6
文碧方.
宋明理学中理学与心学的同异及其互动[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4):415-418.
被引量:5
7
苏敏,徐炳兴.
朱熹与《周易参同契考异》[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0):177-181.
被引量:2
8
赖永海.
朱子学与佛学[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2):29-31.
被引量:4
9
李承贵.
朱熹视域中的佛教本体论——朱熹对佛教本体论的认知及误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44-49.
被引量:2
10
张慧远.
《朱子语类》“理禅交融”思想探微[J]
.学术界,2007(2):134-1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邵佳德.
宋代理学家排佛思想初探[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461-465.
2
李承贵.
朱熹思想与佛老关系研究述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53-56.
被引量:1
3
王洁.
朱子“实理”思想的四个层次——兼论朱子“实理”视域下的辟老与辟佛[J]
.孔子研究,2016,0(3):97-104.
4
余胤禛.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J]
.北方文学(下),2017,0(2):38-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吴冬梅.
儒佛道治心思想的一个剪影——徽商融合儒佛道的治心路径[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9-12.
2
邓枝绿.
浅谈空间逻辑主导的群落递进设计法——以建瓯市朱子学校项目为例[J]
.福建建设科技,2024(4):5-7.
1
罗安宪.
中国心性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J]
.人文杂志,2006(1):56-60.
被引量:14
2
陈雷.
契嵩“心”范畴的二重性及其意义[J]
.浙江学刊,2003(5):167-169.
被引量:1
3
杨维中.
论中国佛教的“心”、“性”概念与“心性问题”[J]
.宗教学研究,2002(1):68-74.
被引量:8
4
张丹.
《了凡四训》与佛教的解脱理论[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32-133.
被引量:1
5
刘成有.
吕澂对佛教心性论的现代诠释[J]
.中国哲学史,2002(4):34-39.
被引量:2
6
周荃,刘佳明.
佛教心性论: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J]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27-30.
被引量:1
7
方立天.
儒家对佛教心性论的影响[J]
.中华文化论坛,1995(4):73-78.
被引量:1
8
乔根锁.
心性论:中国佛教哲学的核心——汉唐佛教心性论研究之一[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5):96-99.
被引量:1
9
刘国梁.
佛教心性论对张伯端的影响[J]
.广东佛教,2000(5):14-16.
10
杨维中.
论佛教心性本体论对宋明儒学的影响[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4):5-12.
被引量: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