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参考文献5
1 Pierre de Coubertin.,《l'Olympism à l'école.I1 faut 1'encourager》,in:la revue sportive illustée,vol.30,1934,special issus,p.36
2 Brownlee H.,《Olympic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Sydeny Olympic Games》,in:I.O.A.Forty first Session 22 June-2 July 2001,Lausanne,I.O.C.,2002,pp.119-125.
3 Crawford S.,《The Sydeny 2000 National Olympic Education Programme》,in:I.O.A.Report on the I.O.A.'s Special Sessions and Seminars 2001,Athens,IOA,2001,PP.498-505.
4 Georgiadis K.,《The Olympic Education Programme of ATHOC 2004and the Hellenic Ministry of Education》,in:Report of the 45th International Session of the IOA for Young Participants,Ancient Olympia 27 July-11 August 2005(in press).
5 Papyrous Larousse Britannika,ed.TO VIMA,vol.47,p.339.
同被引文献55
1 金健秋,徐国宏,尹海立.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33-35. 被引量:72
2 熊斗寅.奥林匹克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1):2-9. 被引量:44
3 马岳良.雅典、都灵、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比较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5(2):54-58. 被引量:3
4 刘丽.浙大教育经验对西部教育的启示[J] .贵州文史丛刊,2003(1):75-77. 被引量:1
5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28-31. 被引量:332
6 熊斗寅.论奥林匹克教育[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1-4. 被引量:42
7 王桂忠.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教育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1,8(2):76-77. 被引量:17
8 赵红.大学生体育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3):120-122. 被引量:31
9 康戈武.从全球化视角探讨武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J] .体育文化导刊,2006(10):13-19. 被引量:50
10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J] .教育科学研究,2006(12):15-18.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7
1 张建华,原玉杰,钮璐璐,张明,高嵘,毛振明.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可能遗产[J] .教育科学研究,2007(12):13-17. 被引量:5
2 田恩庆.当代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发展特征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08,7(4):113-115.
3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当前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的几点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179-181. 被引量:9
4 黄璐.论“奥林匹克教育”应该缓行[J] .体育学刊,2010,17(10):5-10. 被引量:49
5 雷军蓉,张继生,谭旭利.论奥林匹克与中国武术教育价值的一致性[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69-72. 被引量:1
6 黄正廪.舒鸿体育思想研究[J] .教育文化论坛,2011,3(6):115-119.
7 余纪良.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培养与奥林匹克教育手段的干预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0(12):131-132.
二级引证文献64
1 邓竞.冬奥背景下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S02):4-6.
2 茹秀英.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07-111. 被引量:5
3 赵鑫.媒体再现奥运会赛事中的问题反思[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5):294-294.
4 刘国立.西方武术教育的社会文化价值略论[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7):339-339.
5 黄亚玲,修琪,高阳光,宋亮,张来文.北京市大中小学奥林匹克志愿精神教育活动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08(8):39-43. 被引量:1
6 李鹦.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54-56. 被引量:3
7 毛文率.试论北京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与价值[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8):105-107.
8 王志强,张育存,张旻.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与高等教育[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88-90. 被引量:3
9 周晓军.江苏省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3):16-18. 被引量:5
10 高侠,宓钟琪,许思毛,叶小瑜,莫艳华.对后奥运时代高校深化奥林匹克教育的思考[J] .体育世界,2011(3):88-90.
1 马岳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对奥林匹克新格言文化内涵的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3(1):24-26. 被引量:23
2 杜典英.试论影响我国体操运动发展的几个因素[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99-100. 被引量:1
3 蔡百奇.伤心2002[J] .拳击与格斗,2003,0(2):22-22.
4 李劲松.浅议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J] .管理观察,2009(16):167-167.
5 刘慧,刘玉甜,吴瑶.论中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关系[J] .运动,2013(7):133-134. 被引量:2
6 王修方,范文慧.《体育颂》中的体育思想价值研究[J] .芒种(下半月),2015,0(8):93-94.
7 刘星.倾心之棋[J] .围棋天地,2011(13):45-54.
8 杨国庆,韩风月.竞技运动与社会价值类型[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0,8(2):17-18. 被引量:1
9 胡红权.在运动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128-128.
10 刘洋,姚静辉.群众体育锻炼的价值观的培养[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151-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