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物理实验教学与创造教育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论述了物理实验教学与创造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就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作了探讨。
作者
车立新
机构地区
白城师范学院物理系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第1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
创造教育
分类号
G642.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1
[1]刘炳升.科技活动创造教育原理与设计[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杨晓莉,陈洪.
新型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与大学生能力培养[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6):1000-1003.
被引量:7
3
赖恒,黄志高,林发银,贾翠红.
普通物理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教学探索[J]
.大学物理实验,2003,16(4):80-81.
被引量:7
4
林良华.
论大学科技创新测度的重点[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4):9-13.
被引量:1
5
张忠有.
试论创造实践在创造教育中的重要性[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1):110-11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周清.
关于运用探究式方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
.大学物理实验,2002,15(1):74-77.
被引量:25
2
陈洪 郑瑞伦 等.物理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J].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2,9:7-8.
3
刘克兰.现代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1-44.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73-74.
5
R. Solow :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 ,Vol. 39. Aug. 1957.
6
C.Freeman: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The MIT Press,1982.
7
高叔平.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29.
8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R].,..
9
张兆奎、缪连元、张立.大学物理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0
陈考林.
从现代教学论,看物理教学应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
.物理通报,1999,20(6):30-3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8
1
曹万强,潘永才,王晓临.
建立电子学科创新实践、实训基地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12-14.
被引量:38
2
陶媛,张忠有.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24(5):70-71.
被引量:3
3
车立新.
高师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5):85-86.
被引量:2
4
梁一志,蒋永忠,梁坚生,杨福初.
改革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45-47.
被引量:2
5
陈洪,郑瑞伦,罗婉华,王伯庐,陈晓莉.
物理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及教育技术的整合与深化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200-202.
6
郑卫峰,林章,唐汉清,赖恒.
1997-2006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分析与师范生的素质培养[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25(2):55-58.
被引量:1
7
车立新,王佐成,李伟.
构建高师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75-77.
被引量:8
8
杨俊坚.
基础性实验方法改革与探索[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3):90-92.
被引量:6
9
黄翠瑶,李毅昂.
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8(32):154-156.
10
裴秋雨.
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1):176-17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0
1
刘永德,汪毅.
开设研究型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S1):174-176.
被引量:13
2
郑勇林,郑瑞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和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2):369-372.
被引量:15
3
李潮锐,吴深尚.
物理实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物理实验,2005,25(4):25-27.
被引量:43
4
李书权,严干贵,赵钰婷.
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25(3):55-58.
被引量:14
5
高路斯,邹龙江,潘学民.
设计性综合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96-97.
被引量:56
6
郑春龙,邵红艳.
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被引量:505
7
邢贵和.
以质量为生存之本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7(9):54-55.
被引量:4
8
吴昕.
多楔带轮系的布置、计算和寿命分析[J]
.汽车技术,1997(2):5-11.
被引量:2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52-9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10
王振东.混凝土及砌体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7
1
赵强,陈建华,陈景彦.
混凝土结构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践[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5):31-33.
被引量:2
2
潘孝鹏,张如龙.
高职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
.数理化学习,2008,0(2):50-51.
3
徐津平,关跃波,马玉鑫,马晓东.
浅谈高校实验教学改革[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1(5):198-200.
被引量:1
4
陈志杰.
高职物理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文信息,2013(9):106-106.
被引量:1
5
王印磊.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探索[J]
.科技视界,2018(19):136-138.
被引量:1
6
徐津平.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验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
.现代交际,2018(21):147-148.
被引量:3
7
魏政君,李利平,李广龙.
培养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科研转化实验设计——以“张紧器动态特性实验”设计为例[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204-20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许启铿,徐希萍,弋学亮.
混凝土结构自主型实验设计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141-144.
被引量:2
2
赵强,魏春明,刘士彬,陈建华.
《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教材建设[J]
.科技视界,2017(4):137-137.
3
徐津平.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验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
.现代交际,2018(21):147-148.
被引量:3
4
梁朋飞.
基于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探索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8):139-139.
5
浦立孟.
高职院校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
.科教文汇,2019,0(24):62-63.
被引量:4
6
苏霄.
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4):217-219.
被引量:6
7
赵薇,张海景,田焱.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193-195.
被引量:7
8
程卉.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路径优化探讨[J]
.中国商论,2020,0(6):237-238.
被引量:2
9
罗艳红,郑艳君.
家政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现状研究[J]
.锋绘,2021(4):104-105.
10
程国扬,余文涛.
永磁同步电动机高性能位置控制实验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10):22-28.
被引量:2
1
热汗古丽.塔西.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举措[J]
.赤子,2015(7Z).
2
郭金香.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4(S1):93-94.
被引量:1
3
邬峰.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6):146-147.
4
袁刚.
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新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5):83-85.
被引量:3
5
姜烨.
例谈初中物理中考的复习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7(2):62-63.
6
孙绍龙,申家富.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注重创新能力培养[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3):89-91.
被引量:2
7
魏艳玲.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9):54-55.
被引量:3
8
张桂芝.
结合实验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5,14(4):1-3.
9
陈序康.
加强管理 深化读写结合实验[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2(1):48-48.
10
陶建忠.
浅谈如何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15):31-31.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