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庚辰论书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书本小道,自古已然,而今人竟以为艺术大道,大势所趋,余亦被裹劫而来,不得不随波逐流耳。
作者
欧阳中石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29,共1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论书
庚辰
诸科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1
詹绪左.
论宋代书学中的人格主义倾向[J]
.文艺研究,1996(4):141-149.
被引量:3
2
由兴波,邓子勉.
苏轼的书法艺术观[J]
.天府新论,2005(5):132-134.
被引量:3
3
苏轼.《东坡易传》卷1,http//wenku.baidu.com/view/f960091ea76e58fafab0039d.html,2011年7月21日.
4
李昭圮.《跋东坡真迹》,《乐静集》卷9,《四库全书》本.
5
蔡显良.
“风度人品第一流”——南宋书法中的“以人论书”观[J]
.书法赏评,2009(2):37-40.
被引量:2
6
杨疾超.
“书如其人”:苏轼黄州时期书法批评观的确立[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23(1):30-34.
被引量:1
7
蔡显良.
“以人论书”观在北宋的发生与发展[J]
.中国书法,2008(1):97-9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戚荣金.
论苏轼的“以人论书”观——兼论“切时如需”的书学思想[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124-1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戚荣金.
苏轼黄州诗书的多元情感论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2(8):120-122.
2
王耿晨.
苏轼书法探析[J]
.大观(论坛),2023(2):21-23.
1
刘金霞.
论书法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
.书法赏评,2008(3):29-29.
2
罗国基.
论书法教育的德育功能[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2(1):36-37.
被引量:1
3
丁剑林.
再论书法教学与学生素质[J]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08(3):4-7.
被引量:1
4
申喜贵.
论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6(4):46-47.
5
方建勋.
论书诗二首[J]
.书画世界,2011(6).
6
冯丽雅.
略论书法教育与素质教育[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9(1):110-111.
7
李应.
古人论书四则[J]
.书画世界,2012(6).
8
黄首晶.
论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系——知识创新的视角[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6):100-103.
9
施兴国.
论书法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芜湖师专学报,2000(2):12-14.
10
万应均.
论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3):75-78.
被引量:6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