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硬膜外阻滞下阻滞区和非阻滞区皮温、内皮素、动静脉氧压差变化的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在硬膜外阻滞下阻滞区和非阻滞区麻醉前后内皮素(ET-1)、末梢静脉血气及动静脉血氧分压差(Pa-VO<sub>2</sub>)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择期子宫肌瘤切除术ASA Ⅰ级患者15例,年龄39.9±8.56岁,体重60.1±7.6kg,其中9例同时测定ET-1。入室后皮温T<sub>1</sub>、T<sub>2</sub>探头分别联于手拇指腹(代表非阻滞区)和足拇趾腹(代表阻滞区),连续监测皮温。麻醉选择L<sub>1~2</sub>或L<sub>2~3</sub>椎间隙穿刺,注入1.6%利多卡因共20ml。麻醉前和麻醉后30分钟从前臂(代表阻滞区)和足背静脉(代表非阻滞区)分别采血3ml测定ET-1并作血气分析。结果 15例患者麻醉平面上界达L<sub>7~8</sub>,下界S<sub>2~4</sub>。麻醉30分钟时下肢皮温平均上升8.5C,与麻醉前相比有显普差异(P【0.01)。上肢皮温平均下降2.0C,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4-244,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