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记》与《大教学论》教学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其中的差别是微妙的。《学记》与《大教学论》分别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重视形而上之“道”,《大教学论》重视形而下之“器”。
作者
姜俊和
周世厚
机构地区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形而上
形而下
“道”
“器”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2.
共引文献
182
1
黄军伟.
加强大学生考德建设[J]
.江苏高教,2004(4):88-90.
被引量:2
2
张忠华.
对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6):64-68.
被引量:24
3
毛明月,苏春景.
试论教育惩罚的合理性[J]
.当代教育科学,2004(23):14-16.
被引量:10
4
朱水根.
顺其自然 因材施教——关于两个语文素质教育模式的初步建构及基本理念[J]
.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31-35.
5
高伟.
论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哲学的起源——对西方教育现代性的一种追问式解读[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8-73.
被引量:6
6
李晓康,郝招.
体育活动课程概念、形态结构和规律的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24(2):152-155.
7
侯莉敏.
幼儿教育:崇尚天性 回归自然[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05(6):12-13.
被引量:4
8
吴丽萍.
营造教学活动和谐美[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2S):6-7.
9
纪德奎,张忠恒.
“师本”到“生本”:师范生培养范式的转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3):57-62.
被引量:12
10
张楚廷.
试论教育公理[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5):1-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8
1
陈新忠,李保忠.
比较视域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基于UNESCO、OECD、EU政策文本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21(1):113-120.
被引量:11
2
汤蕾.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中的教师素养观比较[J]
.文教资料,2007(31):93-94.
被引量:1
3
张秀红.
论《学记》所反映的教学辩证法思想[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6):114-116.
被引量:5
4
何朴.
《学记》中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8(3):103-107.
被引量:1
5
陈通明.
略论社会交往中的教育现象[J]
.宁夏社会科学,1985(1):103-108.
被引量:4
6
常校珍.
《学记》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2(2):43-48.
被引量:1
7
吴杰.
孔子的课程理论和《学记》所设想的教学进程[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81-86.
被引量:1
8
覃照.
《学记》教学管理思想探微[J]
.教育科学,1995(3):56-58.
被引量:1
9
陈瑜.
比较的逻辑方法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1):34-37.
被引量:3
10
王海珊.
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40-143.
被引量:142
引证文献
6
1
杨生栋.
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学记》的体会与思考[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4):10-11.
2
张豫.
《大教学论》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
.北方文学(下),2018,0(4):183-183.
3
韩博韬.
从《学记》研究(1979-2014)看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的当代探索[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8(6):95-99.
被引量:1
4
付玉.
论《学记》中的“道”[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37(6):128-135.
被引量:1
5
吴新蕊.
比较视域的根本逻辑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高等教育,2022(3):23-31.
6
吴新蕊.
比较视域的根本逻辑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
.煤炭高等教育,2022,40(5):21-2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骆毅.
探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教育方式[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3(2):143-145.
2
贾雪枫.
《学记》“善问”思想初探[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4,38(3):14-25.
1
金钧.
教育中怎能没有“我认为”[J]
.浙江教育科学,2011(2):65-65.
2
孙红霞,金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从“教书匠”向“育人师”转变[J]
.文理导航,2010(7):27-27.
3
王中熙,曾广玲.
师道的境界[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227-227.
4
郭军,吴原.
从教育知识到教育学知识[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4):87-90.
被引量:2
5
金秋.
关于艺术生命教育的思考[J]
.艺术教育,2008(4):13-13.
被引量:1
6
刘福国.
读《学记》一得[J]
.华夏国学,2012(1):48-48.
7
王文文.
《学记》中的“问”[J]
.教育文汇,2011(7):44-45.
8
孙明明.
《学记》:中国教师的一本必读书[J]
.中国教师,2005(2):33-34.
被引量:1
9
王立.
试论《学记》的教师素养观[J]
.时代教育,2010(6):113-113.
被引量:1
10
张敬邻.
《学记》语文“善教”三题[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2(8):96-97.
教育探索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