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承认”问题——黑格尔“主人/奴隶辩证法”与马克思政治理论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是现代政治哲学的重要论题之一。黑格尔最早提出承认问题,他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理解为人们在相互依存的前提下为追求相互承认而进行的一场无休止的斗争。马克思承接黑格尔的承认论题并予以发展,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承认的拜物教化,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完全建立在物和财产权的基础上。
作者
张盾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7,共7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承认
主人和奴隶辩证法
承认的政治
马克思实践哲学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37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1
皮平.《黑格尔的观念论》,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205、216—218页,第129-132页.
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页.
3
科耶夫.《黑格尔导读》,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4
泰勒.《黑格尔》[M].译林出版社,2002年..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M].,.第96、123页.第178-179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第5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M].,.第296页.
8
施米特:《政治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共引文献
637
1
张国清.
在善与善之间:伯林的价值多元论难题及其批判[J]
.哲学研究,2004(7):72-78.
被引量:16
2
郑一明.
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55(1):54-67.
被引量:8
3
鲁路.
意识形态批判的嬗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32-47.
被引量:5
4
余大浩.
“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价值分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102-105.
被引量:4
5
吴波.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沉思——兼评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54-58.
被引量:6
6
辛向阳.
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98-102.
被引量:8
7
蒋玉珉.
毛泽东合作制思想与中国专业合作社制度选择——兼论毛泽东的民粹思想“暗礁”[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115-119.
被引量:2
8
包心鉴.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J]
.理论前沿,2002(24):17-19.
9
吴江.
瑞典式社会主义考察——读《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3):17-26.
被引量:13
10
迟超波.
论马克思的实践观[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3):27-3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3
1
童世骏.
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与赵敦华教授商榷[J]
.学术月刊,2007,39(5):41-49.
被引量:18
2
黑格尔.《历史哲学》[M].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08—60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8—179页、第178页、第184页、第294页、第286页、第272页.
4
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黑格尔 贺麟 王玖兴 译.《精神现象学》下卷[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5页.
6
张盾.
马克思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4):84-91.
被引量:6
7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代序”,第1页.
8
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9-10、23-24页.
9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第69页.
10
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5章.
引证文献
9
1
王福生.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四副面孔[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4):99-105.
被引量:4
2
张盾.
“历史的终结”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J]
.中国社会科学,2009(1):17-30.
被引量:20
3
张国顺.
马克思劳动范式的生成与承认论题逻辑[J]
.云南社会科学,2010(1):91-96.
4
郑元叶.
马克思、生产方式和正义:塔克—伍德命题的批驳[J]
.道德与文明,2011(6):31-35.
被引量:2
5
李家懿,项佐涛.
异化理论视域下的女性意象——基于《资本论》的文本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2):23-31.
6
章道德.
马克思尊严观的四重维度[J]
.人权,2022(2):49-61.
被引量:3
7
陈良斌.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承认问题——兼论霍耐特对马克思的误读[J]
.国外理论动态,2022(3):37-45.
被引量:1
8
肖超.
从霍布斯到马克思:承认理论的三种形态[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2(2):130-137.
9
肖迎春.
福山“历史终结论”建构逻辑批判[J]
.新余学院学报,2024,29(3):23-30.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郭忠华.
马克思的历史观与“创造历史”[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86-93.
被引量:8
2
王时中.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生产难题——以阿尔都塞的解答方案为视角[J]
.现代哲学,2011(3):7-13.
被引量:1
3
杨显平.
霍耐特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5):85-89.
被引量:2
4
庄忠正,岑丹.
历史唯物主义岂能是“救赎历史”——评洛维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神学式解读[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6):123-128.
被引量:1
5
李志军.
现代历史意识与唯物史观——兼论阿伦特的历史观[J]
.理论月刊,2013(4):53-56.
6
文翔.
论中外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差异[J]
.理论与改革,2013(3):21-24.
7
庄忠正.
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4):17-21.
8
陶绍兴.
“历史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的前途[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3):21-27.
9
文翔.
反思中外社会主义研究方法的差异[J]
.实事求是,2014(2):38-41.
10
周冬霞,慈勤英.
专业化:社会工作获得“承认”的必由之路[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1):92-96.
被引量:14
1
曹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6):1-6.
2
李铖.
略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精神现象学》主奴辩证法的转变[J]
.湘南学院学报,2016,37(3):14-18.
3
欧声霞.
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8):234-236.
4
袁明霞.
“现实的个人”及其对人的本质理解的意义[J]
.前沿,2006(3):15-18.
被引量:2
5
刘伟,刘佳宏.
论邓小平对无产阶级执政党权力承接问题的历史贡献[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4):19-21.
6
孙伯.
经济和道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意义[J]
.南京社会科学,1994(1):9-15.
被引量:4
7
唐贤兴.
财产权与民主的演进──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权力权利观[J]
.理论学习月刊,1998(10):13-18.
被引量:1
8
丁春华.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8(1):79-83.
被引量:1
9
邹平林.
马克思在何意义上谈主体间的“相互承认”——从所谓“霍耐特式困惑”说开去[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58-62.
被引量:1
10
艾四林,刘伟.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扬弃及其实现的人的本质的革命[J]
.高校理论战线,2013(02X):12-16.
被引量: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