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代性论争的缘起、困境及出路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性问题几乎成为西方哲学、美学、史学、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热点问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代性的论争因启蒙现代性与美学现代性之间的张力而迷雾丛生。鉴于此,本文试图厘清现代性论争中的三个问题:波德莱尔意义上的美学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张力;20世纪末现代性论争的基本态势;走出现代性困境的出路。
作者 郑莉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9-144,共6页 Marxism & Real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Marshall Berman: All That Is Solid Malts into Air, London: Verso, 1983.
  • 2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
  • 3何清.《现代,太现代了!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271页.
  • 4新华文摘,2004,(12):26-26.
  • 5大卫·莱昂 郭为桂 译.《后现代性》[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4页.
  • 6Alain Touraine, Critique of 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1995, p. 366.
  • 7Keith Tester,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2001, p.75.
  • 8巴里·斯马特.《后现代性》,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137页.
  • 9鲍曼.2000年出版,《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
  • 10鲍曼 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