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湘教授再三叮嘱我要参加2006年10月10、11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举行的“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并要发言。当时对这个课题毫无概念也无想法。隐隐约约地觉得“中华乐派”这个名词是音乐史和音乐学者在研究、分析、归纳了音乐作品之后所总结出来的,是一个时期作品的风格和内容所形成,而不是可以凭人们的主观愿望所能够建立起来的。如京剧里的“梅派”、文学里的“鸳鸯蝴蝶派”、欧洲音乐里的“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以及俄罗斯的“民族乐派”等。这些派别,除了有个别作家和作曲家的鲜明的个人风格外,还有那个时代乐风的特征。“乐派”是建立在音乐作品分析、归纳上,而且是在经过相当时间的过滤和沉淀之后才得出的、有概括性的名词。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0,共3页
People’s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