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10年左右时间,在中日两国国内以及两国之间都充满了“逆转”。在日本,这10年的前半段,是全社会依然笼罩在“失落的10年”(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的阴影之下,日本持续了30余年、且似乎要一直持续下去的的高增长神话已彻底破灭,经济停滞甚至动辄出现负增长,当年以“日本第一”之口号傲视全球的国民自信遭到极其沉重的打击。这是战后日本国内面临的第一个巨大逆转。但从2002年至今,日本终于出现了稳定持续的正增长,而且这种势头迄今未见衰退。在日本人的希望中,这轮被称为“小泉景气”的正增长能成为日本经济摆脱病态、朝向健康的一次逆转。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近10年的经济处在一路高歌猛进之中,这一进程在国际上的体现,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速度令所有的经济大国不断发出惊呼,日本这个老牌的亚洲第一大经济强国也前所未有地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显示了“谦恭”乃至“畏惧”;在中国国民心理上的体现,则是出现了百年来从未有过的自信——这种自信在一些时候已经具有了“自负”的味道,如在互联网上,许多中国网民已经开始“藐视”日本了。对中国人而言,这当然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逆转”。但是,中国人心理上的这一“逆转”真的具有足够的现实基础吗?日本真的“衰弱”到了可以被中国“藐视”的地步了吗?本刊顾问姜波先生,曾在日本学习多年,又以《经济日报》特派记者身份常驻日本多年,1997年回到中国工作,2007年再度造访日本。他的近距离观察或许有助于国人寻找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
出处
《经济》
2007年第3期62-69,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