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及其教学的五点看法
被引量:6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3,51,共3页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参考文献1
-
1[美]格雷.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同被引文献47
-
1徐金玲.在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的意义及教学实践[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1):77-80. 被引量:2
-
2宫哲兵.女书所反映的妇女生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4):46-51. 被引量:14
-
3田李隽.江永女书及其女性文化色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4):23-27. 被引量:17
-
4揭艾花.规范性与现实性——浅论课程设置与妇女学学科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2004(5):32-35. 被引量:1
-
5单艺斌.对适合女性发展的女性/性别课程体系的探索——以大连大学女子学院课程设置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3(1):28-31. 被引量:10
-
6李小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妇女研究与国际发展项目——兼谈本土资源和“本土化”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1):31-37. 被引量:9
-
7骆晓戈.女书:女性生存焦虑的集中表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40-41. 被引量:2
-
8张明芸.发展女性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妇女研究论丛,2005(2):40-44. 被引量:3
-
9蔡驎.“女性课程”的性别社会学探讨——由日本和韩国经验引发的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5(3):41-44. 被引量:7
-
10肖巍.哈佛大学性别课程讨论的130个问题及其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05(6):70-7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6
-
1陈方.摸着石头过河: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女性学教育[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6):26-30. 被引量:8
-
2刘秀丽.妇女研究中“压迫—反抗”叙述模式的困境——以江永女书研究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10):28-32. 被引量:3
-
3杨雪云.女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学习月刊,2012(14):90-91. 被引量:1
-
4李喜荣.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及教学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03-104.
-
5郑佳然.在理工科高校全面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5):58-63.
-
6畅引婷,杨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语境和时代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6):107-11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8
-
1伦玉敏.中国女书研究三十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6):66-70. 被引量:8
-
2张芳.在普通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38-39. 被引量:3
-
3陈方.中国女性学的学位教育[J].妇女研究论丛,2009(B02):36-41. 被引量:1
-
4周小李.高校女性学课程受众特征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2(6):56-59. 被引量:2
-
5杨春.近年来妇女研究发展状况评析——基于文史哲类博士论文的数据统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4):139-142. 被引量:3
-
6严春宝,孙佳梅.全球化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7):111-113.
-
7伦玉敏.中国女书研究三十年[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7):114-119. 被引量:3
-
8皮进.高校女性学课程的设置及对女大学生的培养——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3(51):161-162.
-
9陈方.再论女性/性别研究学科建设[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25(6):31-37. 被引量:5
-
10李玲.试论促进女大学生发展的教育困境与对策——以海南师范大学“女大学生素养”公选课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22-24. 被引量:1
-
1鲁筠.开展探索性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17):26-26.
-
2邹佳林.让班级管理多一些人文精神[J].现代企业教育,2006(A03):101-102.
-
3陈雁.“社会性别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9(4):79-84. 被引量:2
-
4校外培训:国外如何实现“管之有道”[J].平安校园,2014,0(13):64-67.
-
5张德义,许苏萌,叶松.高校共青团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263-264.
-
6张溢,向蓓莉.教材文化中的社会性别研究——以江苏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语文三个出版社语文教材为例[J].今日教育,2011(12):28-31. 被引量:2
-
7夏季亭,石猛.对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26-28. 被引量:6
-
8汪立夏.课外补习带来的教育警示[J].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3(13).
-
9丁亚东,薛海平.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2):50-56. 被引量:6
-
10付琳娜,吴克威.实践取向下的地方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探究[J].现代交际,2017(6):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