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理论美学到生活美学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美学家们倾向于从哲学角度来建构美学理论体系,而忽视了对于大众审美实践的关注,使美学这门人文学科远离了大众的生活,成为无源之水。要走出困境,美学家们就需要理论与实践兼顾,将理论美学和生活美学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作者
刘广新
胡友峰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理论关学
审美实践
生活美学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鲍姆加通.关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3.
2
薛富兴.
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
.文艺研究,2003(3):22-31.
被引量:44
3
徐碧辉.
对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哲学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1999(6):62-73.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薛富兴.
自然审美的意义[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6):12-18.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58
1
梁晓萍,陈恩诚.
跨越中介,实现有厚度的感性——本体论生活美学的理论定位[J]
.中国美学研究,2023(1):345-359.
2
王奇,沈蔚.
基于生活美学视域的赣南客家围屋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23,44(S01):536-540.
被引量:2
3
叶碧.
趋势 偏向 超越——关于审美文化的思考[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9):12-14.
被引量:2
4
吴时红.
“实践论美学”提出的理论背景[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375-381.
5
刘金玲.
肖邦圆舞曲音乐的清新感[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124-127.
6
陈望衡,吴志翔.
美学的焦虑与价值基座[J]
.学术月刊,2005,37(3):80-89.
被引量:4
7
盖生.
论经典艺术审美价值的永恒性——兼论艺术审美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关系[J]
.求索,2005(1):143-145.
8
邹强.
快感与文艺学——也谈文学理论的边界[J]
.当代文坛,2005(3):10-13.
被引量:1
9
胡友峰,岳介先.
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5):73-76.
10
陈向义.
实践美学的当前境遇[J]
.广西社会科学,2006(5):120-123.
同被引文献
20
1
肖中舟.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1(1):30-36.
被引量:5
2
张仁香.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建构的可能[J]
.肇庆学院学报,2007,28(3):6-10.
被引量:2
3
马克思 著,刘丕坤.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
4
(德)比梅尔(WalterBiemel)著,刘鑫,刘英.海德格尔[M]商务印书馆,1996.
5
王江松.
“生活美学”是这样可能的——评刘悦笛的《生活美学》[J]
.贵州社会科学,2009(2):28-33.
被引量:5
6
刘海燕,汪利.
教育素养:不容忽视的大学教师品格[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0(27):41-43.
被引量:1
7
杨春时.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1):94-102.
被引量:17
8
陈雪虎.
生活美学:当代意义与本土张力[J]
.文艺争鸣,2010(7):31-36.
被引量:8
9
王德胜,李雷.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J]
.文艺理论研究,2012(1):10-16.
被引量:48
10
王确.
中国美学转型与生活美学新范式[J]
.哲学动态,2013(1):83-88.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4
1
崔凤云.
生活美学:传统美学的扬弃与超越[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3):141-144.
被引量:1
2
王光英.
走失了的大学诗歌美育[J]
.文艺评论,2011(3):39-42.
被引量:1
3
龙念,钱昊.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饮食类综艺节目研究[J]
.中国电视,2022(3):34-40.
4
李竹芳,谢倩.
发现与重构:基于社会创新的“朱村生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
.美术学报,2022(6):139-1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诸小妮,黄秋霞,方晓君,殷嘉如,姚锦萍.
诗歌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
.文学界(理论版),2011(8):210-211.
被引量:1
2
孟唐琳.
艺术与美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
.美与时代(城市),2015,0(2):95-96.
被引量:1
3
武哲伟,张小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思考——以山西省阳泉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
.经济师,2023(11):137-141.
被引量:3
1
刘会.
解构的世界:巴赫金复调理论美学探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10):86-87.
被引量:1
2
郭士礼.
马克思主义与《红楼梦》研究的范式转换[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7(5):124-129.
被引量:3
3
苗理强.
懂得回忆也是一种幸福[J]
.兵团工运,2015,0(10):52-52.
4
廖玉婷.
平易中求新奇——李渔戏剧理论美学思想述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26-30.
被引量:1
5
刘文先.
披着复古外衣的创新之路——对元结诗的再认识[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62-65.
被引量:1
6
阎国忠.
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J]
.文艺研究,1993(2):16-19.
7
赵周宽,王美玲.
后形而上学思潮与理论美学的核心问题[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5):110-114.
8
李欣复,周春霞.
关于学派批评的美学检视[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3(1):74-76.
9
刘坤媛.
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国化的启示[J]
.社会科学战线,2006(4):109-111.
被引量:4
10
沈漓.
今夜沒有星光(外三章)[J]
.四川文学,2015,0(1X):14-16.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