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无序”走向“规范”——高职院校课程管理探析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水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存在管理意识缺乏、管理制度无序、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对课程管理内涵与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分析,形成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理念,并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设计,保证管理理念的实现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
付雪凌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出处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12,共4页
关键词
课程管理
高职院校
无序
规范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08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1
谈向群,罗嘉军.
高职校本课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1-3.
被引量:3
2
陈黎.
全面质量管理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应用[J]
.中小学管理,2002(10):18-20.
被引量:7
3
郭晓明.
从“控制”走向“服务”——论我国课程管理职能的转变[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4):71-74.
被引量:7
4
吴刚平.
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
.教育研究,2001,22(9):58-63.
被引量:49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赵中建.《学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初论》[J].教育参考,1997,5.
3
[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77页.
4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5
参见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115页.
6
《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
7
Edward Sallis, Total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Limited, 1993, P24-27.
8
Oswald, Lori Jo, WorkTeams in Schools, http://www. accesseric, org 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ugene OR.
9
(美)E·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0
吴廷熙.
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9(12):3-5.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508
1
张国坤.
教师即课程 传承实践创生[J]
.中学数学杂志,2023(3):37-43.
2
朱秀文.
多维度、立体化、构建生命教育新模式——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J]
.新智慧,2019,0(31):22-22.
被引量:1
3
朱薇,李保强.
我国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研究的回溯与展望——基于CNKI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1):140-147.
被引量:3
4
武倩.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碰碰植物”课程为例[J]
.科教导刊,2021(36):78-80.
5
邵容与,胡定荣.
“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家长课程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2):306-323.
6
刘佳丽.
浅析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幼儿园课程[J]
.文存阅刊,2018,0(21):71-71.
被引量:1
7
张成武.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的现状与开发[J]
.兰州学刊,2007(S1):148-150.
被引量:3
8
黄秀琼.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的教学模式[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S1):304-306.
被引量:3
9
裴群力,秦冰.
析教师的性格特征对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12(2):90-92.
被引量:1
10
姚冬琳.
中小学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方式与途径[J]
.教育探索,2008(2):68-6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4
1
谈向群,罗嘉军.
高职校本课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1-3.
被引量:3
2
郭继东.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刍议[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8,0(Z2):3-6.
被引量:7
3
吕红,王平.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课程管理及认证体系[J]
.职业教育研究,2004(10):109-110.
被引量:10
4
郝德永,赵颖.
论教师的课程权力[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2):58-61.
被引量:10
5
刘瑞军,蒋锦标,申薇,胡克伟,曲芳.
高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5(2):76-77.
被引量:5
6
刘永林.
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与制度保障[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6):13-16.
被引量:31
7
钱文彬,黄启兵.
论我国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J]
.教育探索,2005(6):46-47.
被引量:16
8
蒋建华.
权力多极化的课程权力定位——超越中央与地方的思维框架[J]
.教育学报,2005,1(2):26-31.
被引量:17
9
李海英.
课程权力:协商课程的一种追求[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9):47-50.
被引量:19
10
苏小红.
新课程视野下教师的六种课程权利[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1X):92-9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2
1
袁丽英.
职业教育课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34-37.
被引量:12
2
张爱芹.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从“外部赋权”走向“主体参与”[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9):37-40.
被引量:5
3
张爱芹.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从“外部赋权”走向“主体参与”[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46-49.
4
陈雁.
简论高职院校课程管理[J]
.教育与职业,2008(35):124-126.
被引量:7
5
张爱芹.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性缺失及理论归因[J]
.职教论坛,2008,24(24):9-11.
被引量:4
6
周大农.
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从课程的视角[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4):102-103.
被引量:5
7
刘莉.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现实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3):3-6.
被引量:5
8
袁丽英.
职业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0(1):31-34.
9
李巧平.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7):126-127.
被引量:1
10
钟宏,卢惠兰,伍声凤.
高职高专通识教育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与对策分析[J]
.大众科技,2012,14(6):193-1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储琴.
“诊改”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层面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
.国际公关,2019,0(11):176-176.
被引量:3
2
刘莉.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现实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3):3-6.
被引量:5
3
张爱芹.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研究综述[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3):50-53.
被引量:2
4
吴浩,李向东,杨三艳.
职业教育管理三十年研究综述[J]
.教育与职业,2009(33):5-7.
被引量:2
5
罗桂霞,苏传怀.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课程管理问题及原因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0(7):46-47.
6
吴亚萍,周大农.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职教论坛,2010,26(18):22-25.
被引量:30
7
蔡建国,王青.
对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10,26(26):29-31.
被引量:9
8
吴亚萍.
“产学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30):31-33.
被引量:13
9
戴丽萍.
高职普通文化课程管理改革的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0):16-17.
被引量:3
10
杨劲松,马双琴.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9):101-102.
被引量:7
1
卢兆丰,盛雯雯,武杰.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内涵分析与对策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4):68-69.
被引量:1
2
黄盈.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改革探索[J]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2(3).
3
张克华,孙兴杰.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有效性探究[J]
.广西教育,2010(21):50-52.
4
张克华.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有效性探究[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2):1-4.
5
田敏娜.
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应用[J]
.石油教育,2008(4):31-32.
被引量:4
6
徐汉萍.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讨[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27-28.
7
苑玉洁.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09(3):44-45.
8
王红艳.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考试周刊,2016,0(58):10-10.
被引量:1
9
田鑫.
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
.新校园(上旬刊),2015,0(5):100-100.
10
刘思远.
对于高职院校课程有效性的研究[J]
.职业技术,2015,15(10):107-108.
被引量:1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