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型主体性的构建前提和理论内涵

Logical Basis and Theoretical Meaning of New Subjectivi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试图在反思意义上重建一种新型主体性,并对其构建前提和理论内涵进行论述,即以处理好自由和责任、生存需要和自然负荷以及实践和素质三种关系为构建前提,构建一种合理节制、全面发展以及个体与类相统一的主体性。 This essay tries to reconstruct a new subjectivity by a reflective way. Specifically, it discusses the logical basis and points out that to reconstruct a reasonable subjectivity we must advisably deal with thre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between need for living and nature's charge, and betwee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作者 李长虹
机构地区 安徽理工大学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新型主体性 重建 类主体性 new subjectivity reconstruction subjectivity of mankin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 2[2](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M].邓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 3[3](美)埃·弗洛姆.占有或存在--一个新型社会的心灵基础[M].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共引文献30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