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20多年来,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心脏病的技术发展迅速。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经皮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经皮经静脉通过房间隔穿刺进左房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等技术初见端倪。90年代以后,由于介入治疗装置材料及设计的进展,介入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在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再狭窄开展了冠脉内支架装置术,由裸支架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使不少患者避免了开胸冠脉血运重建术。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方法如放射能源消融处理冠脉狭窄粥样斑块、斑块切除等,经过临床使用效果不好未能广泛开展。而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旁道及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肯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尚有争议。下腔静脉的滤网装置术等临床获益甚少,而大血管的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则由血管外科手术改为介入支架成形术也需临床认真评价。近年来又出现了以防止左心耳内血栓脱落为目的的经皮经腔左心耳封堵装置术(PLAATO),经皮经腔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等来替代开胸直视心脏瓣膜置换术等。现对这些新的介入技术及相关事项评述如下。
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1-18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