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电影的影像本体与视觉表达 被引量:1

The Image and Express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07年1月8日至13日,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牵头,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三校共同举办了“2006青年导演论坛”。本次论坛共放映了《马背上的法庭》(刘杰)、《图雅的婚事》(王全安)、《三峡好人》(贾樟柯)、《鸡犬不宁》(陈大明)、《好奇害死猫》(张一白)、《留守孩子》(刘君一)、《剃头匠》(哈斯朝鲁)、《爱情的牙齿》(庄宇新)、《东京审判》(高群书)、《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胡庶)等10部青年导演作品,之后举行了三校专家与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研讨会,引起广泛的关注。综观本次论坛的电影作品,忠于现实与历史的题材选择、冷静质朴的纪实风格,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青年导演们群体性的创作选择。与市场流行“大片”的豪华的消费性想象形成对比。这一共同的创作特征既引发一些争议,又令人深思。一方面,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的一个潜在危机,就是想象逐渐遮蔽现实。东方想象、亚洲想象、中国想象充斥银幕,观众越来越难以通过看电影来了解东方人、亚洲人、中国人的真实的生活与文化。中国电影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今天迅速从银幕上流失。这么多的现实主义“小片”的涌现,让观众眼前一亮,大家看到当代中国社会各个角落与众多侧面正在发生的许多事情。而另一方面,也有观众指出,这批导演在电影语言方面的把握,与当前世界电影的美学水准明显存在差距。到底是由于创作者对于外在诸多表现形式的真诚的“扬弃”,还是因为诸多条件限制,乃至创作者自身艺术功力的不足而导致电影语言的贫乏?也是仁智各见的话题。然而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电影作为艺术,永远负有反映现实的责任;电影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艺术门类,对现实的反映永远具有独到的艺术品味与艺术价值。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是所有电影创作者和电影研究者都永远不可忽略的一面。因此,我们依然要竭力倡导并肯定电影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支持艺术家们关注现实、表现生活。——“实际上,我唯一崇拜的是现实。”帕索里尼曾说过,“由于酷爱现实和生活,在我表现出来的激情中,逐渐排除了对文学的热爱,从而返璞归真,变成了对于生活,对我周围的现实的一种激情……这是我首要的和唯一的挚爱,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促使我回到了现实,让我仅仅反映现实……”(《帕索里尼与现实》,《当代电影》2003年第4期。)以下这一组文章,因时间所限,难免有不成熟之处,作者有教师,有学生,观点也比较个性和多元。但是,阅读这些文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回顾一些从青年导演作品所生发的许多具体而并不肤浅的话题。或者,通过这些电影,让我们对身边的人与事产生一种新的眼光,那么,就不算浪费时间。
作者 梁明 张江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共2页 Contemporary Cine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