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培两优特青制种“九二○”喷施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培两优特青制种“920”喷施时期和喷施量的研究表明,在培两优特青见穗蔸率3%-5%时喷施“九二○”,随“九二○”用量增加,穗粒外露率也增加,异交结实率也增加。
作者
黎建文
唐建初
机构地区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种子管理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9-1629,共1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培两优特青
“九二0”
喷施时期
喷施用量
分类号
S482.891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肖层林.水稻不育系异交特性与异交结实率关系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16:93-99.
2
陈连生,王献.
培矮64S为母本的杂交稻制种“九二○”高效使用技术[J]
.杂交水稻,2004,19(1):34-3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7
1
陈小荣,钟蕾,付高平.
几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培矮64S异交性状的调控[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385-388.
2
黎建文,唐建初,李益锋.
“培矮64S”异交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5):20-21.
3
肖辉海,王文龙.
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穗颈节间伸长规律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7,21(5):537-542.
被引量:1
4
XIAO Hui-hai WANG Wen-long.
Elongation of the Uppermost Internode for Changxuan 3S,a 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Rice Line[J]
.Rice science,2008,15(3):209-214.
5
史齐,萧浪涛,康朵兰.
植物生长物质在水稻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研究,2005,9(S2):72-77.
被引量:6
6
王伟中,顾大路,吴传万,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
水稻不育系叶片表面结构电镜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28-33.
被引量:3
7
石守设,郭祯,祁玉良,鲁伟林,梁成强,余新春.
籼粳两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6):48-49.
同被引文献
13
1
夏小勇,曾良明.
中优838晚春制高产技术[J]
.杂交水稻,2005,20(2):29-30.
被引量:2
2
吴加才,缪文华,汤顺英,徐勇,潘瑜.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产量性状及效益比较[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11-111.
被引量:9
3
王合勤,陈金节,高胜从,张从合,严志,张云虎,陈琳.
超级杂交稻新两优6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37-4138.
被引量:20
4
袁国良,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付均.
不同播期对杂交稻组合K优8615亲本制种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98-4899.
被引量:7
5
王万福,谢保忠,张绍安,陈蔚,余保生.
杂交稻制种父母本株行距优化配置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3):217-217.
被引量:2
6
涂强,吴兆君.
杂交水稻制种的花期调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6):211-212.
被引量:4
7
胡官保,刘平,张效忠,王合勤,丁松,刘晓松,李家和,康圣好,张翔,鲁智能,叶开华,李邦虎.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应用直播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396-8398.
被引量:9
8
王伍梅,台德卫,杨联松,张效忠,黄贯刘,汤修竹,赵天明.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39-10440.
被引量:6
9
章志兴,张伟春,朱春新,王旭华,鲍兰新,鲍艳红,方桂清,朱小芳.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直播六防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44-44.
被引量:11
10
黄培斌,谢建华,黄培劲,成福婷.
湘南双季稻区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1998,13(5):9-1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邬文昌,胡兰香,邬磊,吴小燕,邓伟,熊焕金,肖叶青,陈大洲.
03优66春季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33-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维亮,谢建华,肖层林.
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268母本机械点播制种技术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2012(10):15-18.
被引量:2
1
赵立武,丁亦进,何志彪,李卓吾,徐秋生.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1994,9(5):39-40.
被引量:3
2
唐建初,李稳香.
杂交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人工气候室育性鉴定技术[J]
.种子,2001,20(6):75-75.
被引量:3
3
鲍颂平.
培两优特青连片示范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1999(2):46-47.
4
赵立武,丁亦进,何志彪,李卓吾,徐秋生.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0,15(S2):91-92.
被引量:2
5
罗孝和,白德朗.
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00,15(S2):13-15.
被引量:4
6
罗孝和,邱趾忠,李任华,白德朗.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特青的选育[J]
.杂交水稻,1994,9(5):7-9.
被引量:20
7
严振忠,刘金旺.
两系杂交稻“培两优特青”制种技术要点[J]
.福建农业科技,2000,31(1):22-22.
8
培两优特青[J]
.福建农业,1995,0(1):8-8.
9
培两优特青[J]
.杂交水稻,1994,0(S2):84-84.
10
黎建文.
不同施肥(尿素)水平对培两优特青制种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75-4775.
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