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伴随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l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发展所产生的新现象。ICT作为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是从外部世界得到本体论信息,再以认识论信息的形式通过通信网络传递,并且支持整个信息流程的实现,是由通信、传感、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构成的一个完善的系统网络,成为现代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工具。从Lloyd Morrisett最早提出数字鸿沟名词开始,数字鸿沟被赋予广泛的学科内涵,学者从社会学、伦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来审视数字鸿沟现象,打破了传统的数字化趋同说。从狭义上来讲,所谓的数字鸿沟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普及和扩散中的不均衡状态;从广义的角度,数字鸿沟则是ICT在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的集合体,表现为个人和企业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接入、使用、生产和应用创新上的差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与信息的创造、理解、应用和吸收能力的差距。在2006年4月28日颁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将缩小数字鸿沟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计划之一。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国家主体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将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经济效应。
出处
《经济论坛》
2007年第3期52-55,共4页
Economic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