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古代中医情志疗法案例5则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前者指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后者则包括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知、情、意和人格的协调一致以及相对稳定性是保证人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失调都会造成心理紊乱。而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也十分强调心理健康(即情志调畅)对于保持人体总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口问》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对于如何合理使用情志疗法,古人也颇有心得。如《儒门事亲》中说:“悲可以治怒,以怆侧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忧),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无疑,心身一体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历代医家在临证时都注重情志因素对于疾病的影响,治疗时也常常采取情志疗法.往往能获奇效。这样的典型案例在古代医籍中亦不少见,笔者拟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对古代几个著名的情志疗法案例做一分析.
作者 姜小华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3,共2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