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讨高职学生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教育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充分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高职学生充分就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
作者
尤建国
机构地区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3,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充分就业
和谐社会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1
耿百峰.
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4):79-81.
被引量:1
2
李文辉.
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9):110-111.
被引量:3
3
刘庆唐.
试论劳动就业与和谐社会建设战略[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4):8-12.
被引量:3
4
蒋留生.
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职业教育[J]
.江苏农村经济,2006(7):52-53.
被引量:4
5
罗革云.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3):36-37.
被引量:3
6
徐涵.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反思[J]
.教育与职业,2006(15):5-8.
被引量:42
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200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陆俊杰.
“就业导向”:理论辨析与实践探究[J]
.职教论坛,2004,20(07S):4-7.
被引量:22
2
楼一峰.
探索和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J]
.职教论坛,2004,20(08S):48-49.
被引量:2
3
刘庆唐.
试论就业形势与战略[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1):7-10.
被引量:4
4
刘春生,张宇.
关于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几点思考[J]
.职教论坛,2005,21(10S):4-6.
被引量:12
5
唐钧 等.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R].,200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72..
7
.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610.
8
老聃.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84-85页.
9
孔丘.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6-7页.
10
劳工世界,2005,(66):10-13.
共引文献
58
1
王广红.
论离职竞业限制中权利冲突的解决原则[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6-47.
被引量:1
2
李五聚.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功能探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37-38.
3
王玉霞.
关于就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
被引量:1
4
莫俊峰.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策略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1(S1):10-11.
5
黄斌,毛青松.
“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体系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6(30):41-42.
被引量:32
6
黄斌,毛青松.
规范兼职教师管理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10):14-15.
被引量:17
7
潘绍来.
从学历导向、就业导向到生涯发展导向——基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5):33-36.
被引量:11
8
刘超.
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2):26-28.
被引量:7
9
管俊洛,韩兰娟.
对常州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8(21):169-170.
被引量:2
10
胡春宝.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7):77-78.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6
1
王炳忠,吴斌,陈蓉蓉.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从政府的视角[J]
.高教与经济,2008,21(1):35-37.
被引量:2
2
王秀芝,梁永革.
从美国大学的职业咨询看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J]
.成人教育,2004,24(9):3-4.
被引量:9
3
赵岩,高丹,苏畅,隋国成.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构问题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2):74-76.
被引量:5
4
刘淑玲.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
.北京教育(高教),2005(2):45-46.
被引量:10
5
陈二伟.
用系统论方法探讨就业问题[J]
.人才开发,2005(11):43-44.
被引量:2
6
覃宪儒,罗诚.
从系统论观点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
.高教论坛,2006(1):151-154.
被引量:17
7
杨哲旗,潘毅.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1):86-87.
被引量:2
8
秦建国.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
.改革与战略,2007,23(1):150-153.
被引量:64
9
西北大学课题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交互立体化教学方案设计[A].秋实-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汇编[C].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95.
10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7-10-25.
引证文献
5
1
侯晶晶.
论职业教育优质和谐发展的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8(3):8-10.
被引量:2
2
冯旭芳,李海宗.
用系统论方法构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机制[J]
.职业教育研究,2008(3):67-68.
被引量:9
3
张炳武,方留,郑召丽.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若干思考[J]
.现代企业文化,2008(21):94-95.
4
李昌锋,李新萍.
我国高职学生群体特点及成因分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75-77.
被引量:13
5
王玲.
高职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2):76-7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陈丽娜,孔博鉴.
高职毕业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4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查[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4):74-79.
被引量:2
2
周炳全,袁慎芝.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探讨[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109-112.
被引量:7
3
史雅静.
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提升高职学生职场竞争力[J]
.职业时空,2010,6(10):89-90.
被引量:1
4
董迅石.
论赏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5):87-89.
被引量:5
5
张荣飞.
分析如何提升职校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率[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9):133-133.
被引量:1
6
卢新吾.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J]
.科技资讯,2010,8(34):251-252.
被引量:3
7
宁小银,吴华群.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创新探讨[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6):39-41.
被引量:2
8
息志芳.
以“生本管理”拓展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空间[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2):99-100.
9
钱玉兰.
高职高专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其对策探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15-15.
被引量:6
10
袁焕伟.
高职院校班级群体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11(8):58-59.
被引量:2
1
肖明贵,吴郭泉.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J]
.高教论坛,2007(B12):4-6.
2
欧勇芬,姜献生.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A06):98-99.
被引量:2
3
金平,佟玉兰.
继续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
.继续教育,2005,19(8):11-12.
被引量:1
4
王新山.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家政职业教育[J]
.世界教育信息,2008,21(12):55-57.
5
李莉,阎兵.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调适的涵义与基本思路[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5):25-27.
被引量:2
6
孙振宇.
在北京继续教育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创新与提升职业竞争力论坛上的讲话[J]
.继续教育,2006,20(2):4-7.
教育与职业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