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音乐生成过程与音乐主体的感知方式 被引量:8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Chinese music and the feeling modes of subject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音乐的生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乐音、声音结构和主体对于世界的音乐化感知。其中乐音是其最终的直观呈现方式,由和谐的声音构成,乐音可以追溯为声音结构并最终来自于创作和聆听主体对于世界的音乐化感知。音乐结构是音乐声音的特定构成方式,旋律结构和节奏是其最主要的声音结构方式,其中节奏是声音有规律的重复,旋律体现为特定节奏中声音的横向联系。主体对世界的音乐化感知可以分别落实为主体对于世界和谐运动形式的感知和对于生命时间流逝的感知。西方音乐基本生成于对于世界和谐运动形式的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生成和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与关注密切相关,当人们专注于生命时间的流逝并将这种时间之延续和天地节律相统一,则世界便是一种音乐化的世界,在此音乐化的世界中方能实现“大音希声”、“无声之中独闻和”。 The generating of music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une, sound structure and people’s feeling of the world by music. The feeling of music is reflected in people’s feeling of the harmonious movement of the world and people’s 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life. Generally speaking, western music is generated from the feeling of the harmonious movement of the world while Chinese music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life.
作者 沈亚丹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90-93,共4页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汉语诗歌的音乐形式及其变迁>(04czw006)中期成果 国家"985工程""科技 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1]孙群星.音乐美学之始祖--《乐记与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 2汉斯力克 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 3[3]门采尔.论旋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
  • 4[6]C Brown.Music and literature:a comparison of the arts[M].Hanover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48.
  • 5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97.
  • 6[9]Stephe Davies.Them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usic[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 7[10]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上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