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转型期化解社会冲突的对策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转型期发生社会冲突,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内在联系。努力使冲突的运行不脱离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使冲突的本身合理化、健全化和人道化,才能不破坏社会整合和大多数人的幸福,使社会和谐,充满活力。
作者
吴宁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7年第3期32-34,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协调利益关系
制度创新
优化非理性
妥协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2
1
文力.
利益群体显性化:利益表达和均衡的有效机制——多元利益集团是和谐社会的“内生”变量之一[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115-117.
被引量:23
2
任剑涛.
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建构[J]
.江苏社会科学,2006(1):139-142.
被引量:19
3
张雅勤,李昌全.
论我国利益集团政策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其化解对策[J]
.党政干部论坛,2006(2):28-30.
被引量:18
4
周建民.
社会和谐的心理机制探析[J]
.理论建设,2006,22(1):51-52.
被引量:11
5
钟玉明,郭奔胜.
社会矛盾新警号[J]
.瞭望,2006(42):10-13.
被引量:80
6
益雄.
无直接利益冲突[J]
.百姓,2006(12):24-25.
被引量:16
7
刘可风.
论中西经济伦理的语境差异及其沟通——“利益”与“interest”之比较[J]
.哲学研究,2006(11):95-99.
被引量:11
8
杨超.
政治的功能分析:利益关系的视角[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1):54-58.
被引量:9
9
李东升.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利益集团问题研究[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1):5-8.
被引量:4
10
郝宇青.
当前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特征[J]
.探索与争鸣,2007(4):45-48.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7
1
章再彬,王炜.
当前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探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5):31-34.
被引量:7
2
张玉磊.
略论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防范[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5):94-96.
被引量:3
3
秦馨.
“非利益性社会矛盾”:一种可能的解释和思路[J]
.学术论坛,2009,32(4):72-76.
被引量:2
4
张玉磊.
构建均衡利益格局的制度保障体系[J]
.桂海论丛,2009,25(5):93-96.
5
章再彬.
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政治文化解析[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5):72-74.
被引量:1
6
章再彬,陈婷.
政治文化视阈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1):36-39.
被引量:1
7
冉光仙.
转型时期公众利益诉求及其路径取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80-8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李尔平,粟雄飞,甘日栋.
社会泄愤事件的社会心理学透视[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32-35.
被引量:3
2
顾绍梅.
国外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经验之借鉴[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4-6.
3
任金鉴.
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源头上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8-10.
4
张俊国,杨莉.
近年来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研究综述[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2):9-10.
5
宋雪峰.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征、成因及对策建议[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20(3):73-76.
被引量:3
6
戴银霞,马用浩.
近年来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研究综述[J]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8):17-19.
被引量:1
7
熊友华.
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研究的批判性分析[J]
.科学社会主义,2010(6):117-120.
被引量:1
8
陈群,唐莉,潘莉.
非直接利益冲突中的群体心理分析与疏导[J]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7):11-13.
被引量:1
9
蒯正明.
从南方谈话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兼论社会主义对资本的驾驭与导控[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4):29-35.
被引量:1
10
钟云华.
刑事社会抗拒发生机理研究——以钱明奇事件为样本的分析[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5):89-94.
被引量:3
1
马晓岗.
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13-14.
被引量:2
2
张明锁.
以社会工作的方法化解社会冲突[J]
.中国社会工作,2009(12):29-31.
3
罗大文.
社会冲突与社会整合[J]
.理论导刊,2009(6):14-16.
被引量:1
4
李智水,孙力强.
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7):54-55.
5
李芳尚.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建设[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5):96-98.
被引量:2
6
吴志明.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努力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机制[J]
.长安,2008(7):42-43.
7
叶庆丰.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6):5-9.
8
臧凤华.
协调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
.中华魂,2005(12):42-43.
9
地方深改组不应成为秘书班子[J]
.廉政瞭望,2014(7):14-14.
10
张达青.
程序化: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必由之路[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2):55-57.
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