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4,共9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参考文献26
-
1[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第172页,第129页.
-
2张灏.《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册),第385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
3王蒙.《沪上思絮录》,《王蒙文存》第23卷,第22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
4王蒙,王干.《王蒙王干对话录》.《王蒙文存》第20卷,第266页,第197页.
-
5王蒙.《论和谐》.《王蒙研究》,2006年5月号.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编.
-
6王蒙.《我们这里会不会有奥姆真理教?》.《王蒙文存》第15卷.第433页.
-
7王蒙.《理想与务实》.《王蒙文存》第15卷.第362页.
-
8孙郁.王蒙:从纯粹到杂色[J].当代作家评论,1997(6):11-18. 被引量:38
-
9林毓生.《二十世纪中国的反传统思潮与中式乌托邦主义》.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第446页
-
10孟繁华.主持人的话[J].文艺争鸣,1995(6):5-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80
-
1王永兵,翟业军.一个时代的背影——王蒙小说侧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9(1):14-18. 被引量:1
-
2樊敏.论王蒙小说语言的“荒诞”张力[J].长城,2009(4):19-22.
-
3张婷婷.历史的巧合与误读——“解构文论”在当代中国[J].东南学术,1999(5):23-28.
-
4杨方勇.半生多事写大块文章——王蒙意识流小说形式实验的意味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68-69. 被引量:1
-
5李仕中.回到本体:我国近年文学批评的一个走向[J].怀化师专学报,1997,16(2):147-154.
-
6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艺术流变(续)[J].明清小说研究,2000(2):38-54. 被引量:1
-
7史可扬.文化撞击下的人文情怀——张元电影的文化美学评述[J].文艺争鸣,2005(2):86-90.
-
8杨耕,张其学.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从马克思的观点看[J].社会科学战线,2005(2):247-256. 被引量:15
-
9郭艳红.王蒙小说还原生活的艺术取向——王蒙小说的生成前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75-77.
-
10欧娟.历史流变中的文化阐释——论王蒙新时期小说的文化蕴涵[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14-16.
同被引文献49
-
1洪治纲.叙事的还原──评长篇小说《日出东方》[J].当代作家评论,2001(4):100-105. 被引量:1
-
2洪治纲.历史际遇与个人命运——论《花腔》[J].南方文坛,2002(2):48-50. 被引量:7
-
3程光炜.“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J].南方文坛,2002(4):19-20. 被引量:20
-
4于正心.十七年文艺评论的几个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19(5):92-99. 被引量:3
-
5克非.引人注目的探索——评王蒙的近作兼论创作方法的多样性[J].学习与探索,1980(6):127-130. 被引量:1
-
6阎纲.小说出现新写法——谈王蒙近作[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26-31. 被引量:10
-
7严云受.漫谈十七年的长篇小说——驳“文艺黑线专政”论[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5(6):10-17. 被引量:3
-
8孙郁.王蒙:从纯粹到杂色[J].当代作家评论,1997(6):11-18. 被引量:38
-
9王世城.“新历史小说”的当代嬗变[J].晋阳学刊,1997(3):83-86. 被引量:5
-
10冯宪光.史和诗的一体化——评王火长篇小说《战争和人》[J].当代文坛,1992(6):10-1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9
-
1杨灵聪.《雄辩症》语用交际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4):67-68.
-
2王建疆.中国文学:革命后与后革命[J].探索与争鸣,2009(2):23-26.
-
3温奉桥.蝴蝶·桥梁·界碑--论王蒙八十年代的精神现实[J].当代作家评论,2009(3):121-129. 被引量:2
-
4孙红震.“后革命”社会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刍议[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6):132-134. 被引量:1
-
5尚新磊.智者·长者·史家——王蒙后期小说创作心态考察[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5):74-77.
-
6张明明.祛魅与祛蔽——“季节四部曲”类疯癫风格解读[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2):10-12.
-
7孙斐娟.革命历史的多元化书写——近年来革命历史叙事研究概观[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4(6):40-46. 被引量:1
-
8吴学峰,方忠.重写青春与审视当下——论王蒙与朱天心的暮年叙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4-128.
-
9李晓城.旧曲填新词,新歌忆旧时——从《八月桂花遍地开》说起[J].民间文化论坛,2013(6):68-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
-
1白海君,关洪梅.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史实”与“史识”教育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4(5):52-54.
-
2徐巧燕.在文学馆听讲座——感受王蒙[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3,7(2):69-70.
-
3刘东方,沙莎.王蒙小说听觉书写与人物塑造[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02-110.
-
4黄壮.《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男高音“唐剑啸”唱段分析[J].黄河之声,2023(13):112-115.
-
5高梓晴,姜佳宜,闫禹杉,梁源.浅析革命历史小说改编中存在的问题[J].休闲,2019(2):43-43.
-
1杨楠.明清小说戏剧中的爱情环境和人性[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9):144-145. 被引量:2
-
2金思聪.从《红楼梦》谈曹雪芹对女性的钟爱[J].北方文学(下),2016,0(2):78-79.
-
3张纪英.《红楼梦》教学的一个误区[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8):63-63.
-
4吕伟玲.大观园里的梨花妙玉[J].侨园,2017,0(3):40-40.
-
5王利娜.简论红娘在《西厢记》中的性格特点及地位[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6-57.
-
6王宛平.谈曹禺剧作中女性形象的几个特点[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8(3):83-88.
-
7杨爱芹.女性:鲁迅小说关注的一个焦点[J].天中学刊,2001,16(3):46-48. 被引量:1
-
8王科豪,刘虹.论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命运[J].文学与艺术,2009(12):17-18. 被引量:1
-
9李松睿.后革命时代的艺术与爱情——谈新编黄梅戏版《雷雨》[J].党政干部学刊,2012(11):94-96. 被引量:3
-
10刘奎.鲁迅:作为精神资源——王晓明的鲁迅研究及其他[J].鲁迅研究月刊,2012(5):3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