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受到内部条件制约。本文就如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作者
王涛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8-29,38,共3页
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关键词
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对策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75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王一鸣,王君.
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5(7):10-14.
被引量:218
2
刘新民.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J]
.宏观经济研究,2005(7):27-30.
被引量:7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周鸣阳.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与影响因素[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4-7.
被引量:6
2
OECD.科学技术与工业概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吕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重大课题[N].人民日报,2005—01—24.
4
李国杰.自主创新必须走出误区[N].人民日报,2005—07—14.
5
江小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N].人民日报,2005-03-28,(9).
6
王一鸣.
大力加强技术创新 缓解技术供给“瓶颈”制约[J]
.宏观经济管理,2000(7):20-2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75
1
刘超.
创新投入类型、企业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上市公司全网络“嵌入性”视角[J]
.创新与创业管理,2023(2):155-172.
2
黄小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内外部条件分析及对策[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46-48.
被引量:4
3
霍晶,李健.
政府在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中的作用[J]
.生产力研究,2007(20):81-83.
被引量:2
4
周言波,遇华仁.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博弈选择及启示[J]
.科技资讯,2008,6(18):215-216.
被引量:3
5
张首芳.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问题探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4-5.
被引量:1
6
刘运材,杨洁.
基于技术创新的包装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
.中国包装工业,2009(4):23-26.
被引量:2
7
程波,皮俊锋,姜蕊苹.
重庆市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J]
.经济论坛,2009(5):67-68.
被引量:5
8
张春明.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消费导刊,2010(1):66-66.
被引量:5
9
朱孔来,闫峰,刘春蕊,胡炜.
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13(1):43-50.
被引量:11
10
史竹琴,薛耀文.
自主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S2):471-47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1
1
连燕华,郑奕荣,于浩.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环境因素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19-21.
被引量:10
2
赵茜.
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J]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8):76-78.
被引量:1
3
李全起.
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J]
.创新科技,2006(8):16-17.
被引量:21
4
刘亚军.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2):26-27.
被引量:9
5
彭安玉.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J]
.唯实,2007(3):51-55.
被引量:4
6
李垣,李西垚,方润生.
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因素分析[J]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7,24(1):9-12.
被引量:14
7
熊智伟.
大力发展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J]
.价格月刊,2007(7):39-41.
被引量:1
8
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1-142.
9
自主创新编委会.自主创新[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10
Chandy R K, Tellis G J. The Incumbents Curse:Incumbency. Size,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64).
引证文献
4
1
熊智伟,张友苏.
建设创新型江西的战略思考[J]
.九江学院学报,2008,27(4):38-41.
2
彭惠青,赵静静.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8):15-17.
被引量:2
3
孙洋.
当今形势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研究[J]
.天津科技,2009,36(5):99-100.
4
周昀.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当代经济,2011,28(21):60-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亨明.
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和模式研究——以合肥为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80-84.
被引量:6
2
饶庆林,黄小勇.
江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
.科技广场,2012(4):187-192.
3
谭思明,蓝洁,檀壮,吴宁,李汇简,谭玉龙,范莉.
青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研究[J]
.中国科技成果,2012(18):14-16.
被引量:2
1
罗杰.
创新型企业内涵探析[J]
.当代经济,2010,27(14):54-55.
被引量:3
2
你创业创新 我真诚服务——给我市企业家的一封信[J]
.安庆科技,2006(2):47-48.
3
李战会.
关于企业自主创新中财务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魅力中国,2009,0(31):98-98.
4
周柏翔,朱拥军.
自主创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J]
.长白学刊,2007(1):109-110.
被引量:3
5
谢群慧.
张江要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做贡献——访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磊[J]
.浦东开发,2012(8):8-11.
6
毛钟红,余国扬.
广东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0):35-36.
7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3(16):5-19.
8
徐志坚.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关键[J]
.中国科技产业,2005(8):9-10.
被引量:5
9
罗登跃.
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8):11-13.
被引量:20
10
耿栩凡,徐瑞园,郭玮.
河北省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报告[J]
.科技风,2015(16):24-24.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