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存在的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其真正解决也只能是随着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而消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它涉及转变的时机选择、技术方向选择、农业经营制度以及在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
白雪瑞
机构地区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基金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科学基金项目(SM2006-14)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增长方式
农业经营制度
分类号
F325.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1
早见雄次郎 V.W.拉坦.农业发展:国际前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
速水佑次郎 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1997,18(7):36-43.
被引量:4
5
冯海发.
对农民家庭经营方式理论定位的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1999(4):44-45.
被引量:2
6
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41.
7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
共引文献
126
1
夏耕.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度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4):32-37.
被引量:6
2
林政.
对农业家庭经营组织的辩证思考[J]
.经济问题,2004(10):40-42.
被引量:5
3
顾巍,唐启国,郑利军.
中国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23-26.
被引量:24
4
张东辉,徐启福.
农业、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中国地区差距的一种解释[J]
.东岳论丛,2001,22(1):78-80.
被引量:1
5
陈屹松,陈百明,张红旗.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模式的发展演化规律初探[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321-325.
被引量:2
6
许锦英.
资源禀赋诱导技术变革理论述评[J]
.东岳论丛,2005,26(3):195-199.
被引量:5
7
孙彩梅.
农地规模化不可激进冒行[J]
.农村经济,2005(10):23-25.
被引量:3
8
何刚.
科学认识贵州农业技术进步有关问题的探讨[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6):108-110.
9
王立新.
工业化问题研究范式的反思和重构:从工业主义到重农主义[J]
.史学月刊,2006(1):12-19.
被引量:4
10
吴国祯.
引导农地从分散趋势向集中趋势转变——关于逐步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战略思考[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1):73-7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7
1
许莹.
简论家庭农场[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85-87.
被引量:38
2
娟秀.
跨世纪的课题: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学术研讨会综述[J]
.广东社会科学,1998(2):154-156.
被引量:2
3
刘七军,刘军翠.
农民增收问题刍议[J]
.开发研究,2004(4):51-53.
被引量:3
4
张永丽,赵锋,姚华.
合作与不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我国农民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国家、政府与市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118-123.
被引量:14
5
农业部渔业局养殖课题组.
我国主要水产养殖方式研究[J]
.中国水产,2006(2):11-13.
被引量:15
6
郑远红.
关于农民增收途径的实证分析——以广西为例[J]
.农业经济,2006(2):56-57.
被引量:2
7
杜青林.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2):6-11.
被引量:42
8
张雪绸.
对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生态经济,2006,22(4):116-118.
被引量:3
9
孙浩然.
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启示[J]
.社会科学家,2006,21(2):61-64.
被引量:39
10
甘露,马君,李世柱.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06,28(6):22-24.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9
1
陈东升,刘占庆.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拓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
.北方经贸,2007(4):26-27.
被引量:1
2
张永丽,杜隽.
发展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23(5):28-34.
被引量:2
3
吴向伟.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与实现机制[J]
.商业时代,2008(30):4-5.
被引量:5
4
吴向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6):54-57.
被引量:4
5
耿灵雄.
财政支农专项政策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
.经济视角,2009,28(12):60-63.
被引量:1
6
闵墨.
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问题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3):15-17.
被引量:1
7
彭成圆,徐文涛.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探讨——以红河州建水县为例[J]
.绿色科技,2010,12(12):158-159.
8
尹程.
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846-11848.
被引量:1
9
蔡键,黎晓奇.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以广东省为例[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281-2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涂圣伟,原梅生,孔祥智.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及其综合效应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4):46-52.
被引量:8
2
刘方青,钱正林.
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0(9):380-380.
3
吕运芝,胡学红.
对加快转变湖北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J]
.大江周刊(论坛),2010(8):46-48.
4
魏旭红.
吉林省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6):89-91.
5
马丁丑.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延伸[J]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5):6-7.
6
李凌云.
农业可持续性初探[J]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3):69-70.
7
王维梅.
农村改革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
.大科技,2012(23):273-274.
8
李自海.
校县合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的成效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82-283.
9
沈宏益,潘焕学.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25-30.
被引量:4
10
袁天佑,褚小军,冀建华,王俊忠.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要性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17-319.
被引量:4
1
胡必亮.
关键是农业经营制度[J]
.农村工作通讯,2003(7):43-43.
2
顾吾浩.
农业经营制度的再创新[J]
.上海农村经济,1995(12):48-49.
3
姚星远,周长迪,文珅,李露.
关于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J]
.经济视野,2014,0(13):453-453.
4
专家声音[J]
.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1):94-94.
5
马宗舜.
论区域优势与农业产业化方向选择[J]
.理论与改革,2000(6):100-102.
被引量:2
6
黄宝浩.
阜新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选择[J]
.农业经济,2000(8):7-8.
7
郑循刚,吴平.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选择[J]
.农业经济,2000(10):33-34.
8
邓连望.
家庭农场“非粮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
.科技广场,2015(12):220-225.
被引量:3
9
徐秀红.
发挥政府职能 促进农业发展[J]
.求知,2006(12):12-13.
10
时田.
用新思路看新农村建设[J]
.时事报告,2006(3):1-1.
学术交流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