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叙述了稻飞虱的发生特点、防治措施及防治药剂的选择。
作者
杨向东
潘文桃
顾平
罗安美
机构地区
贵州省凯里市农业局
出处
《农技服务》
2007年第2期50-51,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白背飞虱
防治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11
1
罗嗣金.
宁国市2005年六(4)代稻飞虱暴发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48-1148.
被引量:9
2
罗道宏,胡长安,刘明熙.
2005年皖南单季稻区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40-941.
被引量:13
3
徐德进,祝树德,张宏,万晓泳.
印楝质植物源农药在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3-95.
被引量:3
4
付佑胜,赵桂东,熊战之,李茹,周玉梅.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飞虱的田间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7-97.
被引量:21
5
刘家成,韦永保,刘明熙,王向阳.
农作物病虫害总体预报和总体化防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93-594.
被引量:13
6
祝春强,刘明熙,韦永保,熊延文.
阿克泰25%WG防治稻飞虱的效果及其对蜘蛛的影响[J]
.农药,2001,40(4):28-28.
被引量:3
7
谢雪梅,蒲正国,卢福刚,谯青春,陈仕高.
锐劲特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兼控效果评价[J]
.植物保护,2001,27(2):35-37.
被引量:10
8
唐启义,胡国文,唐健,胡阳,程家安.
白背飞虱猖獗频率增加与杂交稻面积增加的关系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5):456-459.
被引量:32
9
姚洪渭,叶恭银,程家安.
亚洲地区稻飞虱抗药性研究进展[J]
.农药,1998,37(9):6-11.
被引量:31
10
华丘林,郑金土,姚国华,夏亦秋.
吡虫啉防治水稻白背飞虱效果及对水稻、天敌的安全性试验[J]
.农药,1997,36(11):33-3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梁天锡,毛立新.
水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1996,5(1):89-93.
被引量:37
2
黄次伟,冯炳灿,陈建明.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J]
.昆虫知识,1994,31(4):196-198.
被引量:19
3
翟启慧.
昆虫分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神经递质和离子通道[J]
.昆虫学报,1995,38(3):370-379.
被引量:23
4
胡国文,朱敏,唐健,潘群威,任泽君,杨克明.
武陵山区稻飞虱常年大发生的特点及原因剖析[J]
.西南农业学报,1995,8(2):53-60.
被引量:11
5
陈忠诚,包华理,杨丽梅,赖真如,邹寿发,黄健民.
广东省稻飞虱降落分布规律初步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1996,23(4):2-5.
被引量:7
6
韦永保,胡长安.
近3年皖南中籼单季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05,25(10):19-22.
被引量:5
7
刘贤进,顾正远.
褐飞虱对甲胺磷、扑虱灵的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J]
.植物保护,1996,22(2):3-6.
被引量:24
8
陈敦德 熊尚玖 等.农作物病虫害统计方法及应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1-52.
9
胡国文,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1990年,1页
10
张桂芬,昆虫知识,1988年,25卷,4期,252页
共引文献
114
1
王瑞春.
1.8%阿维菌素·吡虫啉WP防治水稻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8,25(1):63-64.
被引量:1
2
谢雪梅,肖晓华,刘春,谯青春,杨昌洪.
油—稻免耕抛栽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
.南方农业,2007,1(6):30-33.
被引量:4
3
刘苡宸,毕建春,衡晓容,刘子欣,安伟,蒋春先.
2009年四川米易地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2):50-55.
被引量:4
4
高苹,吴洪颜,武金岗,杨荣明.
水稻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测模型[J]
.昆虫知识,2004,41(4):318-323.
被引量:8
5
龙丽萍.
水稻飞虱对杀虫剂敏感性变化动态规律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1):15-20.
被引量:11
6
高蓉,陈景衡,赵人峥.
河虾体中氟虫腈残留量气相色谱法测定[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5):624-624.
被引量:5
7
钟平生,梁广文,曾玲.
有机肥对稻飞虱种群及其天敌的影响[J]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2):136-140.
被引量:12
8
钟平生,梁广文,曾玲.
不同生态措施对褐稻虱种群及其天敌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4):428-431.
被引量:5
9
姜辉,林荣华,刘亮,瞿唯钢,陶传江.
稻飞虱的危害及再猖獗机制[J]
.昆虫知识,2005,42(6):612-615.
被引量:36
10
王彦华,王鸣华.
褐飞虱抗药性及再猖獗研究进展[J]
.农药,2006,45(4):227-230.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65
1
蒋立平.
水稻直播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93-94.
被引量:25
2
刘家成,韦永保,刘明熙,王向阳.
农作物病虫害总体预报和总体化防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93-594.
被引量:13
3
罗淑萍,张永强,黄寿山.
不同抗性品种稻田稻飞虱及其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生态位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7(1):37-40.
被引量:8
4
付佑胜,赵桂东,熊战之,李茹,周玉梅.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飞虱的田间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7-97.
被引量:21
5
张千海.
高效低毒及生物农药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35-4336.
被引量:19
6
葛红卫,金高松,卢丽萍,辛惠翔.
稻褐飞虱发生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42-4344.
被引量:13
7
张国宝.
2006年宜昌市第4代稻飞虱暴发成灾的原因分析[J]
.湖北植保,2006(6):10-12.
被引量:2
8
陈仕高,蒲正国,谢雪梅,朱明华,田茂仁,卢福刚.
秀山县治理稻飞虱的植保工作实践与思考[J]
.中国植保导刊,2007,27(1):14-16.
被引量:3
9
陈罗湘,周尚泉,陈远贵,黄志农.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及天敌发生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6,20(4):330-334.
被引量:18
10
洪乃桥,何显文.
褐飞虱的危害和发生规律[J]
.农技服务,2007,24(2):47-4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9
1
王瑞春.
1.8%阿维菌素·吡虫啉WP防治水稻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8,25(1):63-64.
被引量:1
2
卢照龙,封益林,孙春海,蒋国泽.
好年冬与好劳力、F1-20-A混用防治稻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7,24(9):67-67.
3
卢照龙,孙春海,封益林,蒋国泽.
11种药剂防治水稻灰飞虱的田间药效比较[J]
.农技服务,2007,24(10):45-45.
被引量:7
4
王月娇,陈辉.
海南文昌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
.农技服务,2007,24(10):48-48.
被引量:3
5
许美刚,范仁春,姜启顺,刘泽波,夏心祥,陆文霞.
禾蝉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7,24(11):48-48.
6
洪德梧.
40%吡·杀单WP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7,24(11):49-49.
被引量:2
7
曾令铭.
25%氯胺磷EC防治稻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8,25(5):69-69.
被引量:2
8
严彪.
水稻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6):117-117.
被引量:3
9
戴洪源,孙明轩,高腾.
25%吡蚜酮·噻嗪酮悬浮剂防治水稻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11,28(2):193-194.
被引量:1
10
孙鹏,刘梅,张建军,杨秀梅.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飞虱试验[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3):100-1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徐红,王清泉,唐玮.
灰飞虱发生为害新特点及防治对策[J]
.农技服务,2008,25(9):67-68.
被引量:1
2
罗征.
新型稻飞虱防治药剂的选优对比试验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9(5):83-84.
被引量:3
3
汪天红,黄梅.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09,26(5):86-87.
被引量:5
4
蔡发田.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秧田灰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9,26(5):106-107.
被引量:2
5
蔡娟娟,叶建人,冯永斌.
晚稻后期灰飞虱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05-205.
6
刘宝法,胡学军,张维根.
不同药剂防治灰飞虱试验初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10(6):147-147.
被引量:2
7
陈源雄.
25%噻嗪酮加入77.5%敌敌畏防治稻飞虱效果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84-184.
8
万兆忠.
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11,28(5):652-652.
9
霍治国,李茂松,李娜,王丽,黄大鹏,王春艳.
季节性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1):2168-2179.
被引量:37
10
成妙金.
氯吡嘧磺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4):45-48.
被引量:2
1
王德其,牟阳秋.
贵州省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
.耕作与栽培,1991,11(6):50-51.
被引量:5
2
洪乃桥,何显文.
褐飞虱的危害和发生规律[J]
.农技服务,2007,24(2):47-47.
被引量:10
3
胡国文,唐启义,马巨法,唐健,朱敏.
中国褐飞虱的分布和为害[J]
.昆虫知识,1997,34(1):50-51.
被引量:11
4
彭澄清.
浅析晚稻褐飞虱的综合防治措施[J]
.福建稻麦科技,1996,14(4):36-37.
5
水稻稻飞虱图谱[J]
.湖南农业,2013(3):21-24.
6
项习君.
水稻褐飞虱的识别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11,28(6):795-795.
被引量:4
7
石键波,雷惠质.
白背飞虱在杂交稻与常规稻上发生特点的初步观察[J]
.植物保护学报,1992,19(3):236-242.
被引量:4
8
陈燕.
3种稻飞虱形态与为害症状的比较[J]
.农技服务,2010,27(4):472-472.
被引量:5
9
徐劲峰,吴彩玲,肖满开,方海维.
50%锐劲特浓悬浮剂防治不同种稻飞虱和褐飞虱的药效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3):240-240.
被引量:2
10
李仲惺.
七(6)代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昆虫知识,1998,35(2):65-67.
被引量:1
农技服务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