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茶炭疽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茶叶发生该病害的防治技术。
作者
谢宝林
机构地区
福建省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植保植检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07年第2期63-63,共1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茶炭疽病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4
1
凌代芬.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西瓜炭疽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89-5289.
被引量:9
2
孔凡彬,谢国红,崔乘幸.
烟草和茶叶上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20-3921.
被引量:12
3
霍云凤,娄国强,王振河.
苹果炭疽病致病机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63-1164.
被引量:6
4
刘永清.
山药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药剂筛选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27-232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张飞龙,张子路,周毅,胡河帆.
漆酶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应用[J]
.中国生漆,1994,13(0):38-45.
被引量:2
2
黄艳娜,朱天辉.
山茶炭疽病的初步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6):11-13.
被引量:2
3
付海天,赵英,蒋昌顺.
柱花草炭疽病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382-385.
被引量:7
4
季立才,胡培植.
漆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6,18(1):25-29.
被引量:48
5
温秀云.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83,(1):40-43.
6
陈牟春.农药生物删定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7
王琳,刘国生,王林嵩,张志宏,侯进怀,郭惠敏.
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最适条件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6(3):66-69.
被引量:132
8
校微.
茶叶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2,0(1):19-19.
被引量:3
9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陈红漫.
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 Ⅱ细胞壁降解酶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J]
.植物病理学报,2000,30(1):13-18.
被引量:50
10
潘迎捷,陈明杰:郑海歌,汪昭月,龚胜萍.
香菇和平菇生长发育中漆酶、酪氨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J]
.上海农业学报,1991,7(2):21-26.
被引量:71
共引文献
30
1
杨小林,王佐乾,常向前,吕亮,张舒,杨新笋.
山药主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20(S01):135-137.
被引量:3
2
田必文,励福强,何永福.
10%宝丽安WP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效试验[J]
.农技服务,2007,24(12):48-49.
被引量:2
3
蒋军喜,李诚,宋水林.
江西瑞昌山药炭疽病菌的形态及分子鉴定[J]
.生物灾害科学,2012,35(1):37-39.
被引量:7
4
张勇,汪政远,刘顺义,王朝刚,周春菊.
辣椒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07,24(1):56-56.
被引量:2
5
薛琴芬,冯玉芬,谭礼盘.
山药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1):101-102.
被引量:8
6
万思谦.
有机茶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6):58-58.
被引量:11
7
肖荣凤,蓝江林,车建美,刘波,刘丹莹.
瓜类尖孢镰刀菌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351-355.
被引量:4
8
吴丽萍,袁建赣,李飞,刘剑民.
4种食用菌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87-3589.
被引量:10
9
叶静,冉雪琴,孙端方,何映霞,王嘉福.
三尖杉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2):130-135.
被引量:6
10
李东升,张一扬.
烟草炭疽病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9(5):97-9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6
1
张中义,刘云龙,刘媛,曹文广.
中国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的分类研究Ⅰ[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z1):178-181.
被引量:11
2
安德荣,慕小倩,刘翠娟,赵文军,张勤福,马驰.
土壤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J]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5):1-3.
被引量:81
3
朱英芝,廖旺姣,邹东霞,吴耀军,邓艳.
广西油茶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3):382-389.
被引量:43
4
蒋细良,谢德龄.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J]
.生物防治通报,1994,10(2):76-81.
被引量:30
5
陈华才.
茶树叶表理化特征对茶橙瘿螨为害的影响[J]
.中国茶叶,1994,16(5):12-13.
被引量:10
6
陈宗懋.
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防治[J]
.茶叶,2005,31(2):71-74.
被引量:19
7
吴文平,张志铭.
炭疽菌属(Colletorichum Cda)分类学研究Ⅳ种的划分特征及评价[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2):93-99.
被引量:19
8
刘琴,徐健,殷向东,王洪珍,朱锦磊,祁建杭.
生物农药尺蠖清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尺蠖的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67-1867.
被引量:8
9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梅志坚.
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J]
.茶叶科学技术,2005(3):1-3.
被引量:4
10
范传林.
松溪县无公害茶叶病虫综防技术及其成效[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77-8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1
1
官乃阳.
永春佛手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09,26(7):58-58.
被引量:1
2
周凌云,李静,王沅江.
茶炭疽病菌的分离、培养及PCR检测[J]
.福建茶叶,2009,32(3):11-12.
被引量:3
3
黄伙水,张志勇,吴庆祥,林荣溪,周灼能.
GAP在安溪乌龙茶种植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技术,2010(4):40-44.
4
林德锋,吴顺章,黄大龙,张金文.
漳州铁观音茶炭疽病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8):1169-1171.
被引量:7
5
张亮,袁争,朱蔚,高旭晖.
4种植物提取物对茶炭疽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J]
.植物保护,2012,38(4):137-140.
被引量:24
6
刘威,陈玉森,刘伟,连玲丽,朱亚辉,叶乃兴,魏日凤.
茶树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5(1):1-5.
被引量:13
7
方天露,夏佳元,易图永.
株洲市桥体绿化植物迎春花枯死原因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4):148-152.
被引量:2
8
刘红艳,李维,向芬,周琳,丁玎,曾振,周凌云.
茶炭疽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茶叶通讯,2017,44(4):24-27.
被引量:7
9
张莉,赵兴丽,张金峰,李帅,孟泽洪,周玉锋.
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贵州农业科学,2018,46(11):36-39.
被引量:11
10
刘荣,姚玉仙,周爽爽,李永波.
茶炭疽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研究[J]
.福建茶叶,2022,44(2):24-2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张续周.
山东及以北茶区‘北茶36’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J]
.茶业通报,2023,45(3):119-122.
2
秦绍钊,张柱亭,刘文霞.
贵州油茶炭疽病病原鉴定及离体叶杀菌剂药效比较[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9):4358-4364.
被引量:5
3
饶家瑞,孟泽洪,李帅,张金峰,周玉锋.
14种农药对茶炭疽病病原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抑制活性[J]
.贵茶,2022(3):37-43.
被引量:2
4
李丽萍.
永春佛手生态茶园开垦种植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8-29.
被引量:1
5
林德锋,吴顺章,黄大龙,张金文.
漳州铁观音茶炭疽病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8):1169-1171.
被引量:7
6
陈坤山.
华安铁观音茶炭疽病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试验[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3):174-174.
7
李孙洋,邱其伟,刘兴元,舒梅.
12种药用植物粗提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5-9.
被引量:4
8
蒲国涛,张锡友,胡春学,刘黎,马维伟.
汉中市城固县茶园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7):82-85.
被引量:4
9
唐爽爽,刘志恒,余朝阁,赵廷昌.
9种杀菌剂对西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配比试验[J]
.植物保护,2014,40(6):171-175.
被引量:24
10
陈瑶,高秀兵,姚雍静,郭灿,周玉锋.
山苍籽油与茶皂素对茶炭疽病菌的毒力[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1):140-143.
被引量:12
1
魏大明.
春茶采后茶树病虫害防治措施[J]
.农家科技,2012(5):15-15.
2
刘霞,江健,詹金碧,周开云,陈卓.
湄潭县危害茶树的主要病虫害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9):77-80.
被引量:13
3
潘跃星,陈银方.
防治茶炭疽病药效试验初报[J]
.广东茶业,2008(3):34-35.
被引量:3
4
邵鑫.
茶炭疽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
.蚕桑茶叶通讯,2001(1):14-14.
被引量:5
5
蔡煌.
茶炭疽病在福鼎县的流行及防治[J]
.中国茶叶,1992,14(6):20-20.
被引量:4
6
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
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14年工作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15(1):24-25.
7
蔡煌.
福鼎县茶炭疽病危害严重[J]
.福建茶叶,1992(4):30-31.
被引量:5
8
何美仙,罗军,贾春蕾,刘忠良.
山茶炭疽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6(12):22-23.
被引量:3
9
山川.
如何搞好夏季茶树病虫害防治[J]
.江西农业,2013(3):52-52.
10
姚雍静,牟春林,赵志清,何黔红,高秀兵,郭灿.
施用沼液对茶饼病和炭疽病田间发生的影响[J]
.中国茶叶,2011,33(6):14-15.
被引量:10
农技服务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