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意视角下的死刑废除之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最终应当废除死刑已是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但我国的主流民意反对废除死刑。从民意的视角下考察死刑民意与死刑实践的关系,并对现行学者提出的死刑废除之路作相应的反思,从而尝试性地设计出一种符合我国民意和国情的从立即实行实际地不执行死刑到明文地废除死刑的两步废除我国死刑之路径。
作者
刘一亮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0-21,26,共3页
关键词
死刑民意
互动关系
废除路径评价
具体运作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刘晓虎,范旭东.
死刑存废的逻辑辩论(可行性问题)[J]
.河北法学,2005,23(5):139-142.
被引量:2
2
赵秉志.
论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的逐步废止[J]
.政法论坛,2005,23(1):92-99.
被引量:74
3
邱兴隆.
死刑的程序之维[J]
.现代法学,2004,26(4):39-45.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死刑与贯彻保证面临死刑者权利的保护的保障措施[A].邱兴隆.比较刑法(第一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221-222.
2
巴里·奈克.死刑的代价[A].邱兴隆.比较刑法(第一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542-549.
3
.死刑的德性[A].邱兴隆.比较刑法(第一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1-52.
4
秦平 宋英辉 刘金友 田文昌.尊重生命,从慎重对待死刑复核开始[N].法制日报,2004—03—18(8).
5
[日]大谷实 黎宏译.刑事政策学[M].法律出版社,2000.113.
6
梁根林.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A]..死刑的正当程序学术研讨会论文[D].,2004,5..
7
[日]西原春夫 顾肖荣译.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7.86、87.
8
邱兴隆.死刑问题国际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要[A]..死刑的正当程序学术研讨会论文[D].,2004,5..
9
[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43,27.
10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华夏人民出版社,1988.81.
共引文献
96
1
蒋华林.
刑罚知识版图上的西西弗斯——纪念邱兴隆教授[J]
.岳麓法学评论,2020(1):337-348.
2
景凯洋.
以江歌案为例 分析死刑的存废问题[J]
.楚天法治,2018(12):56-57.
3
林忠志.
死刑制度改革论纲[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18(6):53-55.
4
林辛建.
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完善[J]
.职大学报,2006(2):91-93.
被引量:1
5
赵秉志.
中国逐步废止死刑论纲[J]
.法学,2005(1):55-62.
被引量:109
6
赵秉志.
中国逐步废止死刑之新思考[J]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1):5-9.
7
唐云尉.
试论对死刑限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51-53.
被引量:2
8
吴飞虎.
浅谈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2008(21):129-130.
被引量:2
9
黄京平,彭辅顺.
税收犯罪死刑废止的可行性分析[J]
.政法论丛,2005(4):26-29.
被引量:2
10
邵新.
死刑复核权下放与回收的三维思考[J]
.中外法学,2005,17(5):585-59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陈怀峰,邵泽毅.
刚性与柔性的契合之美——一个基于民意的司法观照[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2):50-55.
被引量:2
2
邓斌.
民愤、传媒与刑事司法[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15(1):23-27.
被引量:10
3
贾宇.
死刑实证研究之死刑观的调查报告[J]
.法学评论,2005,23(3):20-33.
被引量:21
4
卢建平,陈宝友.
应加强刑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J]
.法学家,2005(3):24-27.
被引量:19
5
喻贵英.
欧洲死刑废除的启示[J]
.法学评论,2006,24(3):142-152.
被引量:12
6
胡东,李雪沣.
关于民意的民主性思考[J]
.政治学研究,2006(2):44-51.
被引量:9
7
张远煌.
我国死刑适用标准的缺陷及其弥补方法[J]
.法商研究,2006,23(6):40-46.
被引量:18
8
[9]龙宗智,杨建广.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74.
9
[美]博登海默著.邓芷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0
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上海:三联书店.1991.
引证文献
2
1
董倩雯,吕靖轩.
司法中的民意考量[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8):109-110.
被引量:1
2
何荣功.
当代中国死刑民意的现状与解构[J]
.刑法论丛,2010(3):264-28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彬,丁建玮.
起诉必要性审查制度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以T市1533件审查起诉案件为实证样本[J]
.河北法学,2024,42(6):144-164.
被引量:1
2
陈怀峰,邵泽毅.
刚性与柔性的契合之美——一个基于民意的司法观照[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2):50-55.
被引量:2
3
刘彦宏.
我国死刑存废之我见[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1):262-262.
4
房丽.
论中国死刑民意形成因素[J]
.学术交流,2014(1):32-36.
被引量:1
5
王正阳.
死刑存废之民意分析[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7(1):91-96.
6
陈海平,王雨琦.
死刑适用与民意的交锋——张扣扣案引发的思考[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3(2):70-76.
被引量:1
7
刘超,石天瑜.
刑事司法与社会民意的融合[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1(2):87-92.
被引量:1
8
史佳楠.
精英理性与民意:弗曼案因何失败?[J]
.清华法学,2024,18(3):86-101.
9
王志祥,韩雪.
中国死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3(9):2-10.
被引量:4
1
岳臣忠.
死刑民意的辨析[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3(1):44-48.
2
张惠芳,何小俊.
死刑民意调查研究[J]
.时代法学,2011,9(4):59-68.
被引量:7
3
何荣功.
当代中国死刑民意的现状与解构[J]
.刑法论丛,2010(3):264-281.
被引量:8
4
孟庆华,朱星.
论死刑适用的现状及争议问题[J]
.青春岁月,2011,0(14):298-298.
5
张伟珂.
死刑改革视野下民意价值探究[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5(6):101-111.
6
贺志军.
论我国死刑改革的罪刑选择及民意引导——基于死刑民意实证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110-117.
被引量:18
7
赵秉志,黄耀佳.
台湾地区死刑废除运动的困境及建议——以港澳地区死刑废除经验为借鉴[J]
.刑法论丛,2016,2(1):510-552.
被引量:2
8
马英红,王引,陈昌松,孙凯,朱磊.
贪污贿赂犯罪应否适用死刑的民意调查报告——基于武汉市的社会调查[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0(6):148-155.
被引量:2
9
袁彬.
我国民众死刑基本观念实证分析[J]
.刑法论丛,2008(4):32-49.
被引量:3
10
曾赛刚.
观念、制度与技术:影响我国死刑民意的法律制度与技术因素[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4-128.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