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4-15,共2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参考文献16
1 邵启祥.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6,8(1):48-48.
2 陈哲生,孙明杰,刘振龙.黄芪对人淋巴细胞、小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直接活化作用的研究[J] .中成药,1993,15(6):31-32. 被引量:19
3 潘智鸣,张修武,陆洁,郭兆贵.银杏、黄芪及其复方制剂增强机体特异免疫功能的比较研究[J] .衡阳医学院学报,1997,25(1):19-21. 被引量:12
4 杨金明,郭红梅.黄芪对S1802荷瘤小鼠的免疫增强及抑瘤作用[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5,7(1):41-44. 被引量:20
5 聂小华,史宝军,敖宗华,尹光耀,金坚,陶文沂.黄芪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22(4):49-51. 被引量:20
6 吴琦,王娟娟.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对^60Co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4):53-55. 被引量:16
7 曲卫敏,吴敏毓,宋春华,黄勇.玉屏风散中黄芪剂量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1998,13(1):15-16. 被引量:8
8 王立人 梁智辉 等.黄芪、刺五加合剂对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7,9(4):61-66.
9 杨一清,毕爱华,王立人,梁智辉,冯玮,诸葛坚.黄芪刺五加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62-65. 被引量:22
10 黄勇,吴敏毓.不同剂量黄芪组方的防己黄芪汤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2):8-12.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41
1 孙丽萍,孙承琳,张丽,刘春梅,葛东宇,张伟.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探讨[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3(3):24-26. 被引量:15
2 崔玉芳,丁彦青,徐菡,姜竺君,柳晓兰,董波,毛建平.致死剂量的γ线照射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规律及与bax、bcl-2和Bcl-X_L表达的关系[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20(6):750-753. 被引量:14
3 孙纪元,王四旺,谢艳华,施新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0,10(4):210-212. 被引量:57
4 张胜利,王全平.雌激素在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86-88. 被引量:42
5 赵铁华,粟锦迁.生脉散加黄芪对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正向调节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8):471-472. 被引量:22
6 管孝鞠.银杏内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5,22(3):129-133. 被引量:57
7 沈玉清,那爱华,杨正娟,包鹤■,李民飞,吴明森.12种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J] .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5(2):119-121. 被引量:25
8 金虹,梁旻若,王建华.从IL-2水平探讨黄芪及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5(5):308-310. 被引量:72
9 谢华,吴铁,黄连芳,李朝阳.黄芪水提液对大鼠的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 .中草药,1997,28(1):25-27. 被引量:78
10 Kao ST, Yang SL, Hsieh CC, et al. Immunomodulation of Bu- Z hong - Yi - Qi - Tang on in vitro granulocyto colony - stimulating - factor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 alpha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J]. Immunopharmacol Immunotoxicol, 2000, 22(4):711-20.
共引文献295
1 余莹,胡玲,劳绍贤.当归补血汤治疗术后贫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2):2483-2489. 被引量:3
2 罗劲松,汪晖.当归注射液对免疫诱导再障小鼠骨髓微环境及IL-3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4):382-385. 被引量:2
3 汪硕.黄芪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25(z2):686-688. 被引量:21
4 朱仕兵,邓旻,窦晓兵,史亦谦,沃兴德.黄芪多糖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鉴定分析[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2):116-118.
5 刘桂莲,张承玉,刘晓霓,李丽,郑学芝.黄芪多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3):8-9. 被引量:19
6 李湘奇.乳康饮抑制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7):2081-2084. 被引量:15
7 潘瑞玲,邵艳清.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研究进展[J] .北方药学,2010,7(3):33-34. 被引量:1
8 李秀军,周凌云.补益药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26(3):54-56. 被引量:2
9 崔红霞,刘吉成.抗癌中药多糖与细胞凋亡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8):913-915. 被引量:2
10 黄德彬,莫益增,冉瑞智.“竹芪口服液”对^(60)Co放射小鼠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21(3):8-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63
1 韩相鹏,骆得功,黄贤芬,贵立德,陈蕾.内蒙黄芪产量因子的关联分析[J] .中药材,2001,24(11):782-785. 被引量:5
2 庞铁良.黄芪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04-104. 被引量:1
3 郑美蓉,陈鑫,牟宗涛,詹妮,张子恒,范小雨,李景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芪中总皂苷含量[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2):80-81. 被引量:6
4 王丛礼,邹华,贾斌,闫焕文.健脾益气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9,50(S1):103-104. 被引量:2
5 王道银.益气健脾治疗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评价[J] .中医杂志,2009,50(S1):105-106. 被引量:2
6 陈伟河,林贵喜,方力华.安神类中成药联合氟西汀治疗轻型抑郁性神经症对照研究[J] .中医杂志,2009,50(S1):106-107. 被引量:4
7 赵建生,尚振华,刘艳,于峰字.健脾益气中药联合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9,50(S1):109-110. 被引量:3
8 王银香,赵淑华,姚金敏.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焦虑症80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2009,50(S1):133-134. 被引量:1
9 国明俊,盛玉和.31例焦虑性障碍临床治疗分析[J] .中医杂志,2009,50(S1):134-135. 被引量:2
10 李国良,罗朝华,郭素娜,王娜苓.108例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2009,50(S1):141-1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7
1 陈光瑞,王朝亮.自拟参芪苓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260例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X):73-73.
2 马伟,梁喜龙,马玲,郑殿峰,冯乃杰,杨传平.黄芪种衣剂的性状测定与生理效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3):53-54. 被引量:4
3 王改仙,毕曙光,王凤霞.王敏淑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经验[J] .河北中医,2008,30(2):118-119. 被引量:1
4 马伟,梁喜龙,马玲,姜波,王宝秋,谢家全,杨传平.黄芪种衣剂对黄芪品质的影响[J] .植物研究,2008,28(5):637-640. 被引量:4
5 马伟,马玲,梁喜龙,姜波,王宝秋,谢家全,杨传平.黄芪种衣剂对提高黄芪幼苗生化指标的影响[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7-10. 被引量:3
6 马玲,马伟,姜波.黄芪种衣剂对2年生黄芪品质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5):15-16. 被引量:1
7 马伟,马玲.黄芪种衣剂的研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3):103-106. 被引量:11
8 马伟,梁喜龙,马玲.黄芪种衣剂对黄芪生物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5):22-25. 被引量:10
9 张柏明,沈泽贤,彭淑芬.加强健康宣教及自拟益肺养阴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4):159-160. 被引量:2
10 马伟,马玲,梁喜龙,王宝秋,谢家全,姜波.黄芪种衣剂对黄芪主要生物逆境的影响[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6):56-5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0
1 刘建军,黄世锋,代文婷,翟丹丹,宗凯.基于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市售黄芪饮片基源的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2):154-157. 被引量:2
2 林知慧,刘元瑞,李京洋,张静泽,王苹,刘岱琳.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用药规律[J] .武警医学,2022,33(4):331-334. 被引量:8
3 王芳芳,马光,梁平,崔文宁,翟硕莉,梁魁景,于占晶,李月英.蒙古黄芪内生细菌对果树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初探[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3):44-47.
4 马伟,王宝秋,马玲,谢家全,孔祥军.中药提取物对黄芪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J] .植物研究,2010,30(5):634-636. 被引量:7
5 刘秀波,马玲,贾艳姝.黄芪种衣剂对2年生黄芪根部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0):34-35. 被引量:1
6 王维宏,孔祥军.种衣剂对2年生黄芪生物量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2011,28(2):24-26.
7 马伟,L.L.Ubugunov,Korsunova Zinaida D.,Denis Sandanov.黄芪种衣剂对2年生黄芪生物量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6):33-34. 被引量:5
8 沈楚云,林圣云.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机制及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11,31(11):1304-1306. 被引量:9
9 李成云,张帆,刘彩红,于福生,李雨晨.牧草种子包衣材料的筛选[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4):94-100. 被引量:10
10 任璐,殷辉,屈会选,冯晓鹏,刘慧平.小麦种衣剂质量检测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7):742-744. 被引量:2
1 车雷.黄芪临床应用举隅[J]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2):45-45.
2 张兴.夏季补气 首选黄芪[J]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4(8):53-53.
3 江燕.黄芪药理作用及在方剂配伍方面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26-227. 被引量:46
4 郭琰,魏玉苗,刘淑霞(指导).黄芪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2007,23(1):72-74. 被引量:26
5 宋永刚.试析附子的固表作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102-103. 被引量:1
6 刘申.黄芪在急症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81-781. 被引量:2
7 聂紫雯,魏强华.黄芪免疫调节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103-105. 被引量:39
8 董明.中药黄芪临床运用体会[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5):85-86.
9 张清仲.黄芪在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037-2038. 被引量:8
10 罗威.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2011,27(23):14-1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