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循环经济的有效机制及其现实障碍的克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循环经济是内部和外部效应兼有的系统。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必须建立个人、企业与政府三位一体,以各自利益为导向,并以互利关系相联结的有效运行机制。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存在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现实障碍,可从宏观、区域和微观三个层面加以分析,重点归结为效益动力机制、价格导向机制、产业组织机制和协同运作机制四个方面的机制障碍。
作者
陈自芳
胡敏
机构地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出处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Journal of Sichua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机制
现实障碍
分类号
F06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1
冯之浚.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5):5-12.
被引量:17
2
王寿春.
从GDP政治到生态政治——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J]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13-16.
被引量: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4卷.
4
张友渔.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327.
5
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决策[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13.
6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R].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19.
7
芮国强.
生态政治学概念辨析[J]
.学术界,2003(4):64-70.
被引量:17
8
王建明.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的踪迹与走向[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37-40.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周朗生.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政治[J]
.经济问题探索,2008(5):18-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向其凤,马晓兰.
云南工业能源消费的效应分解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5(3):111-117.
被引量:5
2
周朗生,卢石英.
中国低碳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基于概念内涵、理论演进和路径选择的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1(2):28-32.
被引量:6
1
陈自芳,胡敏.
循环经济的有效机制及其现实障碍的克服[J]
.理论与现代化,2007(2):80-84.
2
姜国刚,乔瑞中.
浅谈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基于政府角度的研究与探讨[J]
.北方经贸,2009(9):36-37.
3
萨苏.
解决经济问题、改善中日关系、兼顾美韩利益 野田访华,在三个鸡蛋上跳舞[J]
.环球人物,2011(34):44-46.
4
程梅珍.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7(5):83-86.
被引量:13
5
邱仰林.
创客——邱仰林:“创客+产业”才有生命力[J]
.经贸实践,2015,0(9):6-7.
6
任懿奇.
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效结合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
.现代管理科学,2000(3):4-5.
7
刘阳.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14(3):11-16.
被引量:1
8
孙寅生.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南[J]
.决策探索,2007(10B):15-16.
9
郭纲.
“人民之家”里的社保改革[J]
.中国社会保障,2005(9):30-31.
10
胡晓娜,冯美荣,任东澜.
浅析太原市技术转移模式[J]
.太原科技,2009(11):10-11.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