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有为在歧路——第三只眼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不是第一次看,时无往复,怎样的因缘际会可以成就流浪儿童年的第二次机会,救助一线的工作人员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止于至善的真意。适用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蜚声救助站管理系统内的“郑州模式”代言了《儿童权利公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实践,被民政部誉为“在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我国救助保护流浪儿童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此番郑州之行全然是慕“郑州模式”之名而来,以社会现象观察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体验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后流浪时代。
作者 刘令堃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7年第3期52-54,共3页 Social Welfar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