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古代中国人“化”性思维的生态韵律及审美内涵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化”即为易与变。“化”性显现自然万物与生命存在的“生生”运演及转换,“化”性思维是探究自然万物间,人与自然间相互依存、互为转换,以及生态性的变化及转化的思维机制。太极思维及“生生”运行节律作为“化”性思维的本体,旨在破解自然天地运行的“化性”之理。人类只有生态性地“察时变”,也就是知自然之“性”,通“天文”之“理”,才可以“人文”而“化成天下”,并运演节律及转换性而构筑人文生态。“道化”到“生化”的转化过程呈现了“化”的气脉韵律及转换序列,而“造化”与“神化”则使“化”性思维在生态审美化中悟解“自然”的高妙。
作者 盖光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GuanZi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盖光.中国哲学“无”性思维的生态审美意蕴[J].管子学刊,2004(4):59-63. 被引量:1
  • 2丁祯彦、李似珍校点.谭峭.化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1、13.
  •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北京:中华书局,1975.660,659,660,662,664,661,662,663,663,676,676.
  • 4章锡琛点校.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5.
  • 5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27、33.
  • 6胡经之.中国古典美学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8..
  • 7盖光.自然生态艺术审美的生成性特征——以中国美学为例[J].思想战线,2005,31(4):84-89. 被引量:4
  • 8蕙风词话·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 9孟兆臣校释.画品[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264.
  • 10吴泽顺编注.郑板桥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340.

二级参考文献4

  • 1胡经之.中国古典美学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8..
  • 2郭绍虞.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 3[德]康德 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 4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399

同被引文献11

  • 1盖光.从生物多样性走向文化多样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2):24-27. 被引量:9
  • 2章锡琛点校.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5.
  • 3郭或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
  • 4刘大樾.论文偶记[M].郭绍虞,罗根泽.中国古典丈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4、3.
  • 5礼记·乐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2.
  • 6周礼[M].中华书局影印南宋刻本,1992.
  • 7王弼.《老子道德经》通行本[M].楼宇烈,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
  • 8方勇.庄子纂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 9范曾.老庄心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10郑志明.中国社会的神话思维[M].台北:谷风出版社,199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