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者的社会责任与理论的实现方式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方式,实质上就是理论在中国的实现方式,也就是中国学术话语的建构方式。马克思哲学当代意义的获得决不是一个解读过程,而是基于当代实践的建构过程。问题在于,研究者面对现实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否达到时代对理论的要求,这既是对学者社会责任的拷问,也是社会对学者基本使命的要求。
作者
孙麾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理论
实现方式
马克思哲学
学术失语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3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张宇.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专题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路径[J]
.学术月刊,2006,38(3):77-80.
被引量:22
2
周宪.
“合法化”论争与认同焦虑——以文论“失语症”和新诗“西化”说为个案[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5):98-107.
被引量:24
3
奚广庆.政治学原理"西主中附"的教学布局亟待改革[N].社会科学报,2006~08~3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郑敏.
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J]
.文学评论,1998(4):77-84.
被引量:47
2
郑敏.
试论汉诗的传统艺术特点——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J]
.文艺研究,1998(4):83-91.
被引量:30
3
曹顺庆.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
.文艺争鸣,1996(2):50-58.
被引量:476
4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
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
.文艺争鸣,1994(2):10-20.
被引量:180
5
郑敏.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J]
.文学评论,1995(6):79-90.
被引量:44
6
曹顺庆,李思屈.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J]
.文艺研究,1996(2):12-21.
被引量:112
7
郑敏,方长安,翟兴娥,刘复生,李润霞,邓程.
重审新诗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专题讨论)[J]
.河北学刊,2005,25(1):129-130.
被引量:9
8
陈伯海.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6-8.
被引量:47
9
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0
吉登斯 贝克.自反性现代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
共引文献
835
1
刘后平.
经济学范式的批判与批判的范式——兼论苏联范式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2008(16):9-11.
2
张宇.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述评(2001—2007)[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1):207-227.
3
钱文亮,喇诗韬.
《水绘仙侣》的理想性与中国新诗的文化身份[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3):78-85.
4
苏志宏.
议会道路与晚年恩格斯[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3-5.
5
李知恕.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J]
.理论与改革,2002(3):32-35.
被引量:5
6
王炎炯.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0-14.
7
董文芳.
现代政治稳定的创新路径[J]
.齐鲁学刊,2001(2):133-139.
被引量:2
8
叶启绩.
哲学发展的回眸与思考[J]
.文史哲,2001(2):22-26.
9
李安增.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诠释[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107-110.
10
黄平.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一致性[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6):56-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汪信砚.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误区[J]
.哲学研究,2005(4):27-29.
被引量:21
2
孙麾.
当代学术思潮的前提批判[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53-63.
被引量:17
3
陈曙光.
谈谈“问题”与“理论”[J]
.湖湘论坛,2008,21(4):83-85.
被引量:16
4
贺来.
超越“现实”的“现实关怀”——马克思哲学如何理解和关注现实?[J]
.哲学研究,2008(10):12-17.
被引量:20
5
衣俊卿.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
.哲学研究,2008(12):9-14.
被引量:37
6
穆南珂.
喧嚣与骚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J]
.哲学研究,2004(4):3-8.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陈曙光.
马克思主义的“贫困”与学者的责任[J]
.江海学刊,2011(1):35-4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魏昌廷,何敏.
课程研究的取向及其反思[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3):1-6.
被引量:1
2
梁力.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生活的实践路径[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25-29.
3
王政武,莫万姣.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青年学者历史责任[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4,14(2):65-68.
被引量:1
4
陈曙光.
论新时代中国学术的研究立场[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26(6):22-30.
被引量:3
1
张宝英,林雪丽.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4):380-383.
2
本刊编辑部.
抓住重点 办出特色[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5(1):1-3.
3
汪维藩.
自传研究的意义[J]
.天风,1998(3):16-16.
被引量:1
4
练暑生.
话语分析和底层问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1-12.
被引量:2
5
李晓元.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主体化向度[J]
.社会科学辑刊,2007(5):17-20.
被引量:3
6
李广昌.
论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性原则[J]
.学术研究,2007(7):18-24.
被引量:2
7
苏长和.
警惕“体制无用论”思维[J]
.人民论坛,2013(1):4-4.
8
测测你的分析能力[J]
.年轻人(B版)(魅力校园),2017,0(3):66-67.
9
不笑会变丑[J]
.初中生(阅青春),2016,0(2):11-11.
10
王红武,崔慧广.
云南省地方高校人际和谐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J]
.美与时代(城市),2014(2):90-92.
社会科学辑刊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