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变与常看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类精神觉醒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为了推进这项研究,我们邀请五位教授,就有关问题发表各自的高见。刘家和认为:《史记·三代世表》不包括三代先公和周厉王以后的周天子,这说明它所注重的不再是邦而是真正起作用的王朝。在总结三代历史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视为类本质相同的人,认识到人的本质具有二重性,这二重性导致善与不善之间的转化,进而推动着历史的进展。公羊家则把具体的“三代”演化为“三代”周期,认为历史是断与续、变与常、一与多的统一。三代反思反映了历史意识的觉醒。晁福林认为:从思想萌芽到精神觉醒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是从“浑沌”的状态中化育出来的;人类精神觉醒是持续的、不间断的,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处在不断的精神觉醒状态之中;人类精神觉醒又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精神觉醒与精神枷锁的形成往往是同步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精神觉醒以及思想解放的进程永无止境的原因之一。杨适认为:考察人类精神觉醒问题不应局限在所谓“轴心时代”,人类的觉醒绝非一次性的动作,事实上是总在改进着的,到了世界史的近代和现代,这种发展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这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新学说,即把关于人的自觉的新发展逐步推进到世界范围和全体人类。杨共乐认为:人类精神觉醒不局限于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经历了这一阶段;也不只表现在哲学上,其他许多领域也有精神觉醒的发生。罗马的精神觉醒就表现在协调罗马民众之间关系的政治行为上,塞尔维乌斯改革就是这种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蒋重跃认为:承认历史是人文的,又是有规则的,这样,历史理性才会产生。变与常的统一是历史规则的基本内涵。先秦儒家承认历史是人类的活动;同时,又在历史的变与常以及变常统一的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一次突破。本刊特辟笔谈栏目,刊出五位的精彩论述,以飨读者。同时,热切盼望学界同仁参与讨论。
作者 蒋重跃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7,共2页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J].史学理论研究,2003(2):18-31. 被引量:37
  • 2刘家和.《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史学、经学与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69页.
  • 3刘宝楠.《论语正义》[A]..《诸子集成》[C].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354-356页.
  • 4朱熹.《论语集注》卷1,《为政》,《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60页.
  • 5刘宝楠.《东塾类稿》.陈澧.《诸子集成》第1册.,.第40页.
  • 6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381,383,385页.
  • 7王先谦.《苟子集解》,《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84,87,262页.

二级参考文献49

  • 1.《韩非子集解》[A].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本[C].中华书局,1954年版..
  • 2.《十三经注疏》[M].,.703页,708页.
  • 3戴望.《管子校正》[A]..《诸子集成》本[C].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83页.
  • 4.《论语·颜渊》[A]..《十三经注疏》[C].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02页.
  • 5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2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 6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 8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版.第14页.
  • 9王念孙.《广雅疏证》[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 10王念孙.《广雅疏证》[M].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共引文献47

同被引文献6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