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视域研究述评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视域研究论文的梳理和分析,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缘起、研究范式、成果和态势进行审视,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视域研究的系统化,并为催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积淀。
作者
周琪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7年第4期90-94,共5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视域
综合评析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07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9
1
郑忠梅,秦在东.
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16-17.
被引量:17
2
黄才炎,严标宾.
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255-257.
被引量:52
3
于洪卿.
论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
.学术论坛,2006,29(4):73-76.
被引量:4
4
胡成广.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6(2):29-31.
被引量:13
5
李焕明.
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5):128-131.
被引量:23
6
郑爱莲.
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介入与文化介入[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4):65-67.
被引量:2
7
范红,曲元.
手机短信的大众传播功能和效果[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6):72-76.
被引量:22
8
张坚强,杜苏.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
.江苏高教,2004(4):78-81.
被引量:38
9
胡扬.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参与[J]
.云梦学刊,2003,24(3):95-97.
被引量:3
10
丁妍,沈汝发.
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J]
.中国青年研究,2003(3):6-11.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尹鸿,萧志伟.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
.当代电影,2001(4):36-49.
被引量:115
2
左彤云.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战略与中国的理性应对[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6-19.
被引量:8
3
李传银.
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79-81.
被引量:47
4
陈媛媛.
手机短信语言特色分析[J]
.新闻前哨,2004(8):34-35.
被引量:7
5
刘英姿.
手机短信的文化解读[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21(4):66-68.
被引量:8
6
赵明.
中国面临的文化挑战与文化战略设计[J]
.社会主义研究,2001(1):44-49.
被引量:7
7
韩源,唐晓勇,曾朝夕.
从国家文化安全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330-331.
被引量:3
8
孙喜亭.论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1994,(3).
9
江泽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扬州日报,2001-07-02(A).
10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共引文献
307
1
陈颖,邓占梅.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研究[J]
.心理月刊,2020,0(6):43-44.
被引量:3
2
赵洁.
传统抒情主题与现代化身认同:古风音乐文化再解读[J]
.山东艺术,2024(2):30-42.
3
王智慧.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特征[J]
.教育观察,2019(20):96-96.
4
张静,鄢本凤.
和谐文化建设的时代诉求--兼论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文化理论创新[J]
.长白学刊,2008(1):141-144.
被引量:4
5
章尚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35-136.
被引量:3
6
查国平.
全球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1).
被引量:1
7
于绪丽.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1):261-265.
被引量:19
8
王凡.
信息革命:高校德育的机遇、挑战、对策[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z1):38-42.
9
沈中杨.
校园“文化安全”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考[J]
.现代农业,2009(5):96-97.
10
温阳东.
论高校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J]
.魅力中国,2009(28):252-25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胡锦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人民日报,2005-01-1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www.nm.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xxgk_166543.html.2014-5-26.
4
骆郁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5.
5
郑水泉,王大广,吉昌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规划研究:一个重大的命题[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37-39.
被引量:2
6
闵永新.
论整体性视野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价值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00-104.
被引量:14
7
冯刚.
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
.思想教育研究,2013(6):3-7.
被引量:48
8
潘懋元.
探讨大学文化育人之道 提高大学文化育人之效——《大学文化育人之道》序[J]
.临沂大学学报,2013,35(6):143-144.
被引量:10
9
李忠军.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集成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14(6):26-29.
被引量:18
10
周如东,李淑娜.
立德树人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建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2):97-99.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3
1
戴吉亮,孙波.
基于整体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9):76-78.
被引量:2
2
张立学,路日亮.
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8):79-84.
被引量:5
3
孙泽海,孙振威.
革命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结合的三重逻辑[J]
.教学与管理,2021(3):110-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李卫东.
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途径探析[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2):14-18.
被引量:6
2
孙云霞.
基于文化育人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0,34(4):54-56.
被引量:2
3
童瑞连.
论审计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9(3):258-263.
4
范璐璐.
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研究[J]
.文化产业,2021(20):51-52.
被引量:1
5
周侃.
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高考试题评析[J]
.物理教学探讨,2022,40(1):40-42.
被引量:1
6
尹国俊,薛元皓,张路.
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生态育人模式及其实施路径——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2024,25(3):64-77.
7
陈国绪.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路径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5(8Z):223-224.
8
符昌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
.黑河学刊,2017(1):118-120.
被引量:6
1
马洁.
平稳不失新意 创新彰显导向——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语文试题综合评析[J]
.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4):1-2.
2
赵辉.
近三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综合评析及高三复习对策[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0(1):10-11.
3
董金峰.
利用综合评析法科学评课[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1):161-163.
4
李文凤.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0(1):48-48.
被引量:1
5
王淦生.
精心选择论据,力避单调雷同——一篇考场作文的升格展示[J]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6(5):38-40.
6
张红.
催生思想:小学数学教学的至尊追求[J]
.江苏教育,2008(4):25-28.
7
孟祥来.
质疑——小学语文课堂催生思想的着力点[J]
.小学时代(教师),2011(12):19-19.
被引量:1
8
黄道才.
2010年高考各省份新课程文综卷地理试题综合评析及备考启示[J]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0(27):3-5.
9
顾淋丽.
弹性预设,促进有效生成[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1):79-81.
10
肖文华.
第五节 给歌词写短评[J]
.语文世界(上旬刊),1999(Z1):48-49.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