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主体间性特点探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情境中主体间的内在民生质,它具有主体性、对立统一、教育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点。正确把握其特点,有助于和谐的教育主体间性的达成。
作者
李尚卫
机构地区
宜宾学院教育系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1-123,共3页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关键词
教育主体
教育主体间性
特点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58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魏小萍.
“主体性”涵义辨析[J]
.哲学研究,1998(2):22-28.
被引量:85
2
尹艳秋,叶绪江.
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
.教育研究,2003,24(2):75-78.
被引量:17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弗莱德·R·多尔迈 万俊人等译.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4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5
张华.
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1-6.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258
1
程孟阳,熊露露.
“互联网+”高校职前培训模式探析[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54-59.
2
杨永娇,李晨玮.
“情感动员”:大学生公益参与的组织动员策略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40-53.
被引量:3
3
吴洪涛.
格特·比斯塔教育哲学思想论略[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9):11-19.
被引量:2
4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49
5
郭浩.
道德教育:回到生命的基点[J]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5):102-105.
被引量:1
6
韩菲,张迎春.
从学习论的发展来看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转变[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5).
被引量:2
7
张颖夫.
心灵自由教育的哲学探讨[J]
.文教资料,2008(1):58-59.
8
陈旭远,杨宏丽.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师生交往[J]
.现代教育论丛,2005(3):1-5.
被引量:3
9
王利平.
“死去活来”说师生[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73-76.
被引量:1
10
刘湘宁.
人的主体性及其道德思考[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2):15-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马闻钧.
教育管理中的自组织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3):63-65.
被引量:6
2
尹艳秋,叶绪江.
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
.教育研究,2003,24(2):75-78.
被引量:176
引证文献
1
1
符淼.
主体间性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管理[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2):17-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雷.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实践探索[J]
.教育观察,2014,3(25):27-29.
1
陆雪莲.
有效教学研究的新视阈:教育主体间性[J]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4):165-166.
2
柳礼泉,张红明.
革命传统教育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的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4-127.
被引量:1
3
郭英,刘宪俊.
师生交往:彰显教育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5):42-47.
被引量:15
4
郭英,刘宪俊.
教育主体间性之意义探析[J]
.江西教育科研,2006(8):6-8.
被引量:7
5
丁科,胡树祥.
网络自我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话题[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4):111-116.
被引量:13
6
彭梅.
主体问性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新论[J]
.教育学文摘,2009(3):63-64.
7
沈云都.
认识论视野里的教育主体间性:反思与质疑[J]
.文教资料,2008(2):63-66.
8
郭英,刘宪俊.
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5(8):11-15.
被引量:30
9
罗婧.
主体间性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发挥——“威特罗克生成学习模型”在理论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世纪桥,2010(9):136-137.
被引量:3
10
周顺海.
寻找生命教育的支点[J]
.师道(人文),2015,0(10):51-53.
宜宾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