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偶像崇拜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偶像崇拜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消费,是运作在人类大脑思想层面的符号运动。偶像生发于人类自身理想化的心理投射,由此引发一系列从个体到社会的崇拜行为。个体崇拜,首先经历对心理造像的认定过程,随之以从属方式加入到社会的公众崇拜行为动作中。社会性的群体崇拜,是偶像信号的整体放大,并以此收集整合人群的动作能量,以可见的形态,将崇拜行为凝固化和程序化。从个体到社会群体的能量波段场,构成了偶像崇拜信号辐射与共振的平台,个体在这个波段场几乎无法被剥离。即个体频率的集合共建偶像崇拜的信号平台。
作者 洪眉
出处 《艺术评论》 2007年第4期69-71,共3页 Arts Criticism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7

  • 1吴润仪.董仲舒《春秋》学中的孔子先知圣人形象[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15-19. 被引量:2
  • 2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传播与接受[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4-79. 被引量:12
  • 3叶茂中.符号的力量[J].广告导报,2006(2):81-81. 被引量:1
  • 4休谟.宗教的自然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9.
  • 5许慎.说文解字(上)[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449.
  • 6郭沫若.驳儒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79.
  • 7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6.
  • 8翟富文.来宾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37.673.
  • 9玉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玉林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Z],1992.17.
  • 10郑湘畴.平南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40.25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