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4,共2页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编号:J04C53)
同被引文献21
-
1田凤雅.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与应用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48-7249. 被引量:12
-
2刘占仁.加快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6. 被引量:7
-
3吕学梅,张磊,付信玉,刘圣娟.1961~2008年临沂气候季节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64-13166. 被引量:8
-
4刘月震,朱楷,朱孟美,张珊珊,徐兴东.沂州海棠冬季设施催花技术[J].落叶果树,2010,42(2):59-60. 被引量:3
-
5管其德.沂州海棠主要品种介绍[J].山东林业科技,2011,41(2):84-88. 被引量:5
-
6徐兴东,朱楷,刘月震,张珊珊,陈晓伟,朱孟涛.沂州海棠主要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1,43(6):110-113. 被引量:10
-
7李冬梅,邢建军,玄成龙,马玉敏.沂州海棠形态分类标准及品种介绍[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12-213. 被引量:3
-
8潘运国,王永慧,惠娜,于素华.浅谈临沂市河东区沂州海棠产业发展[J].园艺与种苗,2012,32(2):19-21. 被引量:1
-
9刘延刚,崔晓梅,陈军,沈兆堂,张谦,赵秀山,刘德友,冷鹏.沂州海棠的植物学特性与盆景制作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4):292-294. 被引量:2
-
10徐成龙.沂州海棠盆花培育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5(6):63-6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
-
1潘运国,王永慧,惠娜,于素华.浅谈临沂市河东区沂州海棠产业发展[J].园艺与种苗,2012,32(2):19-21. 被引量:1
-
2蒋祯祯,武爰初,杨西文,张仪东.临沂地区沂州海棠品种的园林应用价值综合评价[J].农业与技术,2024,44(10):115-118.
-
1黄晓霖,吴自光,彭晓娟,胡明月,李士会.沂州海棠繁殖培育技术[J].绿色科技,2012,14(11):14-15. 被引量:3
-
2文胜.六个海棠品种[J].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1):26-27.
-
3宋尚平.山东沂州海棠年宵前景看好[J].中国花卉园艺,2010(23):50-50.
-
4刘光福,崔平,王晓峰,王嘉祥.沂州海棠优良品种及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1(2):28-29.
-
5蔡晓红,刘晓娟,秦性英.牡丹的园林美化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35-5136. 被引量:5
-
6刘颖华.唐山地区宿根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1):4-5.
-
7郁永英,马立华,谭振平,谷淑芬.东北金焰绣线菊繁殖技术[J].林业科技,2005,30(6):9-12. 被引量:4
-
8姚国年,呼建,王晓丹,黄妍,王洪娟,姜楠,杨志国.金焰绣线菊引种及繁殖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7):39-40. 被引量:2
-
9尹衍峰,彭春生.树状月季:园林美化新宠[J].中国花卉园艺,2004(5):31-31. 被引量:1
-
10李洪雨.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措施和方法[J].河南科技,2013,32(9X):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