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师薪酬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和缺乏可操作的绩效考核体系等因素是影响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的主要原因,而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完善教师薪酬激励机制,应设计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确立效率优先并兼顾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建立可操作的弹性考核机制等。
作者
徐锋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9-41,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薪酬激励机制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69
参考文献
6
1
陈万明,冯承强.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理性评析与展望[J]
.复旦教育论坛,2006,4(4):52-55.
被引量:47
2
邱秀芳.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24(3):19-21.
被引量:9
3
易晓明,彭雅静.
激励理论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启示[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9):51-54.
被引量:21
4
邱鸣,田晓明.
高等学校岗位津贴制度缺陷分析[J]
.江苏高教,2004(3):65-67.
被引量:14
5
王加宁.
谈公平薪酬与效益薪酬[J]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3):39-40.
被引量:13
6
李志,裴琳.
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04-105.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曾湘泉,赵立军.
我国高等学校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5-11.
被引量:44
2
杨燕绥,沈群红,刘婉华,袁汝海.
构建适合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薪酬制度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19-26.
被引量:41
3
吕玉刚.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5(7):21-23.
被引量:45
4
刘娜,邵光成.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3):78-81.
被引量:19
5
朱前星.
试论构建和谐校园[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8):10-11.
被引量:9
6
[2]David P.Lepak,Scott A.Snell.Examining 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The Relationships Among Human Capital,Employment,and Human Resource Configura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Volume 28,Number 4,August 2002,pp.517-543(27).
7
[3]罗旭.如何实现人才合理配置[N].光明日报,2003-12-25.
8
翁礼成.关于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广东教工,2005,(5).
9
贺卫方.三六九等说教授[N].教育文摘周报,2001—01—24.
10
田晓明.
多元HotellingT^2检验在高校人才流动归因研究中的应用[J]
.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6):1-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89
1
周建发.
如何用激励机制提高高校教育质量[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7):95-95.
2
张婉斐,江燕明.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缺陷及改革有效性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9(11):113-114.
被引量:2
3
应永胜.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薪酬理制度的缺陷与矫正[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3-106.
被引量:1
4
熊再华.
试论当前高职院校薪酬管理的途径与方法[J]
.成功,2013(2):162-163.
被引量:3
5
李碧虹.
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研究综述[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4):122-125.
被引量:9
6
周思当.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创新[J]
.教育与经济,2007,23(1):47-49.
被引量:6
7
李婷婷.
独立学院岗位薪酬与科研[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121-122.
被引量:2
8
李爱喜.
浅谈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J]
.科技信息,2007(21):179-179.
被引量:4
9
张启龙.
高校教师劳动报酬分配机制问题论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8):100-102.
10
王运宏.
高职学院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07(7):50-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5
1
郭文刚,阮连法.
高校管理干部岗位聘任方法初探[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1):279-280.
被引量:1
2
黄海敏,吴子仁.
当前民办本科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社科纵横,2008,23(12):159-160.
被引量:2
3
范颖杰.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启示[J]
.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1(4):18-19.
被引量:6
4
蔡志文.
国内高校教师激励管理机制研究综述[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3):153-155.
被引量:3
5
马嘉友.
高校教师教学潜能的激发——激励机制成因分析与构建[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S2):273-274.
被引量:3
6
赵炳起.
对完善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思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4):68-71.
被引量:15
7
周少良.
浅议高校岗位聘任制度改革的对策[J]
.成功,2010(4):263-263.
被引量:1
8
姜向阳.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4,20(6):71-74.
被引量:31
9
桑向荣.
高校岗位津贴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164-165.
被引量:4
10
崔雨.
高校教师年度考核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3):46-5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2
1
刘喜怀.
浅谈对高校教师激励的激励力及激励艺术[J]
.大家,2011(15):153-154.
2
王心刚,杨守斌.
激励高校引进人才长期发挥潜能的薪酬设计[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9):27-28.
3
乔贵斌,朱艳南,李池国.
高职院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9):142-143.
被引量:1
4
方妙英.
对民办高校薪酬管理的探讨——构建基于3P模式的薪酬管理制度[J]
.教育探索,2009(11):62-63.
被引量:12
5
侯艳蕾,丁全忠,张慧.
对高校薪酬管理制度的探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6):63-65.
被引量:4
6
余佳华.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对策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133-135.
7
甘小花.
从公平理论谈民办高校教师薪酬管理[J]
.中国科技纵横,2010(8):291-291.
8
胡阳飞.
我国民办高校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3):147-148.
被引量:1
9
陈义.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问题的思考[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14-15.
被引量:3
10
黄金梅.
转型期民办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路径[J]
.理论观察,2011(4):140-14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张容.
职业生涯视角下高校新进教师的教学发展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35):102-103.
2
张容,王增利.
高校新进教师教学发展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9):273-275.
被引量:5
3
杨金玉.
独立学院教师薪酬改革探究[J]
.中国商界,2010(4):265-265.
4
冯雪芬.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100-101.
被引量:15
5
甘小花.
从公平理论谈民办高校教师薪酬管理[J]
.中国科技纵横,2010(8):291-291.
6
曲香.
民办高校薪酬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0(14):58-59.
被引量:2
7
赵新祥.
高校薪酬管理体制的问题与思考[J]
.科技信息,2010(26).
被引量:2
8
王寿朋,元晓雁,侯振中.
改进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提高教育质量[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5):18-19.
被引量:1
9
陆小峰.
数学学习“眼高手低”的原因调查分析与对策[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1(12):6-6.
10
李明.
中职学校药学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1(12):153-153.
被引量:1
1
王玉峰.
高校转型与薪酬激励机制的整合[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25(3):55-59.
被引量:11
2
胡平凡,付才文.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1(12):15-15.
3
李少春.
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农经,2015,0(4):120-120.
4
张立颖.
高校教师薪酬激励研究[J]
.消费导刊,2012(2):76-76.
5
杨虹.
太原市新型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2016(2):79-80.
6
廖咏滔.
论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6):62-63.
被引量:3
7
郭冰阳,宋迎清.
基于激励理论的地方院校教师薪酬体系探析[J]
.中国经贸导刊,2010(2):104-104.
8
陈金.
基于人本理念的民办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探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16(18):31-32.
被引量:1
9
黄梨锦.
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学习月刊,2010(6X):79-80.
被引量:3
10
唐小惠.
论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激励机制[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0,0(12):58-59.
被引量:3
教育与职业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