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引言
以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的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在近些年取得了稳步的增长,见表1。经加权平均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97年的0.4增长至2000年的近0.45,虽然随后几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平均0.43的水平,而据岳昌君(2000)依照同一方法测算的我国1980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只有0.297。产生这种增长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很大部分的原因应归功于当代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包括内涵上的与形式上的)。科技进步导致的产业内分工的细化以及营销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我国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某种环节或某种层次技术水平商品的生产和营销中,加大了我国与同我国有着广泛产业内分工的国家之间从事产业内贸易的可能。另外,随着我国人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仅仅来自国内的供给已经满足不了这种旺盛的对差异产品的需求,而国外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这将导致更多交叉需求的产生,从而使得我国与国际上存在交叉需求的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增多。
出处
《经济论坛》
2007年第5期50-51,共2页
Economic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