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然而,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障碍,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大规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必须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丰富农民的科技知识、完善农民的生产技能以及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
作者
徐新民
机构地区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出处
《理论界》
2007年第3期29-30,共2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新型农民
素质要求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2
1
杨丹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与机制创新[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8(4):40-43.
被引量:3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
.中国人大,2005,0(20):9-18.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胡锦涛.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
.求是,2003(13):3-11.
被引量:213
共引文献
34
1
张珠龙,张存库.
新农村建设的探索、挑战与对策——基于江苏城乡一体发展的研究[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44-48.
被引量:2
2
张彬,张良强.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J]
.全国商情,2007(13):125-126.
3
张一峰.
穆罕默德·阿塔的不归之路(二)[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5):70-74.
4
冯磊.
哪国的沙子会有IP地址?[J]
.信息系统工程,2005,18(5):104-104.
5
于建荣.
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7(2):26-28.
被引量:1
6
张珠龙,张存库.
农村城镇化视野中远程教育的功能建构[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2):71-73.
被引量:2
7
康永超.
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社会主义[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19(3):3-6.
8
郑国健.
立足实际 更新观念 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关于良庆区农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18(2):39-41.
9
吕军书.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7-9.
10
承建文.
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29-3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8
1
李伯兴.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思考[J]
.乡镇经济,2007,23(1):18-19.
被引量:8
2
潘淑英,诸葛增霞.
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乡镇经济,2007,23(6):69-71.
被引量:9
3
王婉玲.
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J]
.改革与战略,2004,20(10):73-75.
被引量:5
4
赵正洲,王鹏,杨道兵,余斌.
谈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内涵、结构及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6):29-31.
被引量:26
5
陈桂萍.
研究农民学习特点 办好农民教育[J]
.新疆农业科技,2005(4):45-46.
被引量:1
6
张昭文.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进展情况和推进工作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5-12.
被引量:15
7
蔡立安,柳夏.
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6):15-17.
被引量:49
8
付俊红.
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素质问题[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9S):196-198.
被引量:8
9
许宏山.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J]
.当代经济,2006,23(10X):26-27.
被引量:2
10
周应堂.
论农业劳动分工与新型农民培养[J]
.农业经济,2007(2):14-17.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7
1
许文兴,林萍,王子炯,刘唐宇,傅超波,许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养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26-31.
被引量:5
2
高萍.
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农民[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161-163.
被引量:3
3
吴文得,郑金英.
坚持合理分工 培养新型农民[J]
.台湾农业探索,2008(1):48-51.
被引量:2
4
李启波.
提高农民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2):7-10.
被引量:8
5
郭海清.
从农村成人教育视角看新型农民培育[J]
.农村经济,2010(2):110-113.
被引量:19
6
张晓耕,杨道富,张玉莲.
提高福建省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的探索[J]
.福建农业学报,2010,25(6):788-791.
被引量:3
7
郑红伟,狄海英,许婷.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0):253-2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李晓红,李正江.
多元联结: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创新——基于G省的案例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0):21-27.
被引量:4
2
平晓敏.
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型态的重构[J]
.理论观察,2023(3):99-102.
3
张少刚,魏顺平.
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基于近五年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J]
.天津电大学报,2013,17(1):14-25.
被引量:1
4
王法权.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培养现代新型农民[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135-136.
被引量:5
5
迟爱敏,苑素梅.
大农业理念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矛盾分析[J]
.乡镇经济,2008,24(12):101-103.
被引量:1
6
张红云.
专业合作社培训新型农民的优势及其路径拓展[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3):337-340.
被引量:12
7
申锦莲.
试论我国农民素质的提升[J]
.长白学刊,2009(4):104-106.
被引量:2
8
郝婷,李录堂,朱鸿昌.
新型村官培育问题的思考——基于对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官培训问卷调查的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5-8.
被引量:2
9
闵文江.
发挥电视媒体优势 提高我省农民素质[J]
.大舞台,2010(3):168-169.
10
单国雷.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26-26.
被引量:3
1
闵锋.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素质问题[J]
.大观周刊,2011(20):41-41.
2
闫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08(8):43-45.
被引量:1
3
鲁可荣,朱启臻.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4):411-414.
被引量:21
4
张丽丽.
新型农民培养路径探析[J]
.学理论,2013(36):87-88.
5
叶茂.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2(5):210-211.
6
左玉帅,刘莉.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培养路径探讨[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6):99-101.
7
靳平,徐建华,卢永超.
创造性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2(1):52-56.
被引量:2
8
王丽梅.
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新型农民[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22-24.
被引量:4
9
马启鹏.
试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
.成人教育,2007,27(7):46-48.
被引量:2
10
马丹.
培养新型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J]
.活力,2009(02X):37-37.
理论界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